詩曰天地無端起戰爭,可憐殺戮滿煙塵。未期何日幹戈息,方得升平樂萬民。 卻說興安府知府高國禎,得接石泉縣垂告急文書,悉知王寘鐇造反,殺死知縣守備,如此猖撅,目無國法。即回文:“暫令該縣示刻下兼署知縣正堂的印,攝理錢糧軍民事務。候本府會各大憲,刻日發策遭兵剿賊,以扶黎庶,以安生業便是。批發到縣,仰照行事,毋得遲疑觀望。” 速速發劄去後,寢食不安,忖思賊勢甚猛,黨羽甚大,誠恐石泉縣有失,萬民離散,我心奚安? 就請眾文武官員赴衙。會議攜兵救城保民之策。不一時間,眾官齊進衙內會同酌量。 計策已定,國禎就著鎮守陝西興安府總兵官趙廷佼協同參將劉瓊,點起八幹兵馬來救石泉。 即修文書一道,差人讚到紫陽、白河二縣,勒令點兵紮於石泉縣附近,左右接應。 又申文到三邊總製楊一清處,請他發兵相應。 酌議已定,眾官告別回衙,即時點起三軍。 趙廷佼命劉瓊帶三兵馬當先迎敵,又命把總姚玉清帶幹五人馬埋伏石泉縣後,待紫陽、白河二縣兵到,然後殺出,三麵夾攻,定獲全勝。吾兵隨後就到,須要小心而去。 參將即日帶領人馬一路而來,見那些百姓拖男帶女奔走傍徨,叫苦連天,說道:“賊兵有萬之眾蜂擁而來,將臨城下。” 劉瓊見說,即吩咐眾百姓迅速往興安府城內躲避,此去一路之上,必有官兵來往,不用驚慌雲雲凸。 百姓拜謝,領命麵去。 忽見前而哨馬報道:“山前後隱隱塵頭起處,想必就是賊兵來了。”參將就命再往打探虛實,即刻回報。遂傳令三軍急速趕進城中駐紮。來到城邊,見城門緊閉,遂令軍士叩門。 誰想城內軍民見糧草已盡,正在傍徨,忽聞城外人馬喧嚷,隻遭賊兵攻臨城下,各自驚慌,急忙跑上城樓觀看。認得是本鎮之兵,猶如天降下來一般,就大啟城門迎接。 三軍一齊擁入,參將間及賊勢如何,遊擊一一說知。 話猶未了,忽聞城外鏡炮連天,眾官一齊登城樓觀望。 隻見賊兵大隊擁來,為首一員大將頭戴銀盔,身披銀甲,手執銀槍,威風凜集,殺氣騰騰。 劉瓊暗自付道:“此人非似賊人之黨,料他被誘投降,不若趁其陣腳未定,與他一戰,便知詳悉。” 乃命姚玉清帶一千兵伏於城後,號炮一響,前來截殺。 劉瓊親自下城,喚集大小三軍一標殺出。 馬萬程見城內有官兵殺來,就把銀槍一擺,賊兵一字兒分開。 萬程立馬於門旗之下,喝道:“來者是誰,快速名姓!” 參將提刀出馬,指著馬萬程罵曰:“睜開狗眼,認不得陝西興安府陸路提標中軍參將劉瓊嗎?你是甚等樣人,快把狗名報上!萬程笑道:“俺乃統兵滅寇大都督摩下破敵大先鋒馬萬程也。” 說罷,把銀槍撚定,望著劉瓊心窩刺去。 劉瓊用刀架住兩下,鼓角齊鳴,大戰一番,不分勝負。 恰值王榷兵到,上前接戰。 劉瓊見賊兵勢大,恐防有失,就把鋼刀向後一擺,眾軍即退。劉瓊殿陣,且戰且走,賊兵緊緊追下。 忽聽刺斜裏城後炮響三聲,一彪軍馬殺出。舉目看時,隻見為首一員大將高聲喝道,“賊眾休得逞強,某在此。” 於是,上前截住與王榷溺戰。 劉瓊勒馬看時,方知是把總姚玉清兵馬殺來救護。遂轉回合兵一處,再與賊人對壘,廝殺一番。 看看天色已晚,各自鳴金收兵,回營去了。 劉瓊是晚在帳中對姚玉清說道:“吾今日會戰,見賊兵隊伍不甚整齊,料其忙速安營結寨未得停當。不若今晚三更時候,足下可帶二千人馬去劫他營寨,諒他必無準備,命各兵多帶硝黃、茅草焚彼營寨,他必然奔散。吞分兵於左右擊之,必獲全勝。” 姚玉清答道:“如此議論,甚合吾意。” 幹是。吩咐三軍飽餐戰飯,二更裝束,三鼓趕到賊營。茅草、硝黃多多帶備。聞號炮,放火燒營。但見賊營大亂,轉身殺回,吾自提兵助殺,成功之日盡在今宵,違令者斬。 各各唯諾,領命而去。 且說紫陽、白河二縣,接得興安府總兵趙廷佼文n讀畢,遂聚集大小文武酌議曰:“茲因賊兵勢大,倘若石泉有失,則唇亡而齒寒,我縣料難保守。” 遂與前營遊擊、水汛都司點八百營兵就夜起行,直往石泉縣而去。 又談賊將馬萬程收兵回到營中,與王榷商議曰:“今日我與敵人交戰,見他刀法不亂,他又能預埋伏一支人馬在於城後,以防有失。如此觀之,定非草莽之輩。今夜月沉星暗,倘若他來劫寨,如之奈何?” 王榷答曰:“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莫若我與先鋒各帶二千五百人馬在左右埋伏,尚剩兵將叫他遍執征旗虛張聲勢。倘見敵人來到任其過盡,然後把號炮放起,擂放搖旗喊殺連天,使官兵不敢向前奔走。然後,我與先鋒一齊殺出,豈不美哉!” 馬萬程聽罷,點頭稱是。 商議停當,各自領兵埋伏去了。 再說姚玉清帶領二千人馬,悄悄來至賊營,聽見己是三鼓時候,隻見賊營並無聲響,心中暗喜,即從小路步至賊營之後,大喚三軍一齊殺人。 誰料人到營中,並無一兵一將,已知中計,意欲奔出,隻見前麵一聲炮響,喊殺連天,鼓角齊鳴,不知有多少人馬,隻得仍向私路而走。 誰想左邊馬萬程殺來,右邊王榷殺至,兩麵央攻,左衝突,渾戰一場,把玉清團團圍住,困在核心。 正是危迫之際,恰值劉瓊分兵殺到,衝人重圍,乃將玉清救出,遂合兵聯絡與二人廝殺。 忽見刺斜裏火光衝天,又是一軍殺來。舉目看時,隻見一員大將頭戴烏盔,身披黑甲,手執鐵叉,坐著一匹烏錐馬,隨後一卒,豎起皇旗,上麵用粉寫著:“押陣總兵大司馬祝。” 又有一彪軍馬殺來,內一員大將頂盔貫甲,手提茅槍,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大旗上寫著:“統兵滅寇大都督王氣。” 劉瓊知是戚兵,無心戀戰,即望後路而退,被戚將一齊追殺,按下慢表。 卻說紫陽、白河二縣,軍馬正行之間,隻見前麵火焰衝天,人馬騰沸,疑是賊兵攻城,急忙催軍趕上來,至城外大叫:“開城!” 說道:“紫陽、白河救兵到了。” 遊擊聞言,即登敵樓上一看,認得是二縣兵馬,即喚“快快開城!” 二縣兵馬正欲入城,忽見後麵無數人馬殺至,錯認賊兵回身迎敵。 誰知,劉瓊方才前去劫寨之時,暗命自己先行的軍七扮作賊人裝束,希圖賊人不能分辨,至此尚未改裝。孰料二縣人馬竟誤認作戚兵,遂將劉瓊人馬圍困,大戰一番。 劉瓊正在黑暗之中,不知是哪處兵馬截殺,擦目疾看,隻見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勢迫,望著趙廷佼大寨奔北而走。 那紫陽、白河二縣人馬以為得勝,更欲追趕,忽見背後又有一彪人馬殺來,急複回身轉殺,誰想這回正是真賊。 瞥見賊兵勢大,蜂擁彌天,二縣人馬難於抵敵。被賊兵殺得屍橫遍野,血湧成河。奔北廿裏之遙,回頭一看,約敗走隻二百餘騎。此際無麵複見石泉,隻得各自帶著殘兵敗走而去,按下休題。 卻說王寘鐇得勝,乃命祝榮彪帶一支人馬攻打石泉,又命馬萬程與王榷二人仍帶六千人馬分頭追趕二縣人馬而去。 且談祝榮彪帶兵前去攻打石泉,不意來至城下,見城門大開,就喚三軍一齊殺入。 直說範士奎見二縣人馬追殺賊兵而去,遂命軍士留城以待,及見兵馬入城,隻當二縣之兵,急忙下來迎接,不及提防,卻被祝榮彪一叉刺死於城下。 城中百姓聞得此事,料難逃生,紛紛男女懸梁自劃、服毒投井,死者無數。 榮彪又命人將百姓男女盡行擄獲,男子勒令歸降,女子逼令收贖,有等無力收贖者殺之,又修書著人急奔到寡銘寨中報捷。 且說馬萬程帶領三千人馬追殺紫陽縣殘兵,看看將近,馬萬程揚鞭指道:“我非想奪爾等城池,殺戮百姓,不過欲到京師誅滅劉瑾這班奸黨耳。你可回城說知縣主,叫他開城迎接,如若延遲破城之日,作為奸黨而論。” 是以紫陽縣人馬回到城中,將此言語對縣主說知。縣主見他言得有理,又見賊兵勢大難以保守又無救兵到來,隻得哲時歸降,保全百姓,然後慢尋酌奪。 是故大開城門,出來迎接馬萬程。 相見施禮,說道:“今日之事,不過假道於虞,以伐虢耳。足下不用憂心。” 說畢,同入城中而去。 正是:放膽臨機籌妙策,暢懷相見活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