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李東陽從謀發令 王反賊戰敗被擒(1 / 2)

詩曰:人生何必枉勞心,一夢南柯盡化塵。得自在處且自在,能從容時即從容。 卻說李東陽見周勇與何振邦二人所說,滿心歡喜,鼓掌讚曰:“果然妙計!登時發令大小三軍俱來聽點。一聲梆響,眾將齊集,遂撥五千兵馬與周、何二人帶去,盼咐:“小心行事,倘若得勝,是你二人頭等功勞。” 二人得令回到營中,帶了本部並領五千兵馬直望西北小路而去。 東陽又吩咐道:“將糧草運至中營,調三萬人馬與押糧官孫建中在此把守,叫他離大路二裏屯紮,不許亂動。倘賊兵一來,把號炮放起,自有照應。” 又命行軍督標四人,每人帶二千人馬在大路口左右埋伏。 又命先鋒李自強帶一萬人馬在中途接應。 又撥軍中校尉四人,每二人帶五百弓箭手、五百長槍手,並四幹人馬在東南小路兩旁埋伏。 吩咐四人:“倘賊兵來時,待其過了一半,便把號炯前翻,便把號炮放起,從中擊之。那五百弓箭手在高山兩邊,射殺他後隊人馬,待我兵一到,即便合兵追殺。” 眾人領命,各自引兵去了。 調遣已畢,李東陽遂親領三軍,用油布罩住燈籠火碗,於是,悄悄到了東南路口,在二裏屯紮,夕隨虛設空營,以為疑兵之計。 卻說王真鉗一路而來。出了路口四圍一望,見李東陽營寨黑暗沉沉,毫無準備,以為中計,就把號炮一放,火把齊明,擂鼓搖旗一齊殺上。 比及營前,聽見一聲炮響。火光衝天,四麵伏兵齊出,不知有多少兵馬殺來,嚇得寘蹯魂不附體,遂磨兵殺上。 正戰之間,忽聞後邊統炮連天,急欲退時,又被兩邊伏兵殺出,將人馬截為兩段。於是,繞山而走,走不上一箭之遙,又遇李自強帶兵殺到,四麵受敵,把真錳圍在墳心。 殺得星沉月暗,鬥轉雲橫,寘鐇此際欲罷不能,尋生無計。 正在危迫,幸得張壽平與後隊人馬,拚死力殺入,乃將他救出。於是。加鞭仍向小路兔脫而竄。 李東陽帶領三軍隨後追殺。 再說周勇與何振邦,帶了人馬從西北小路殺入賊營。賊兵措手不及,被他二人殺得屍橫滿地,血染塵沙,四散奔逃,棄營麵走。 延安城內一聞救兵到了,亦帶兵殺出,前來相助。 何振邦即命城中之兵就在賊營屯駐,待某追殺於他。倘有賊兵複來奪寨,你可將號炮放起,吾自有兵接應。 遂同周勇帶了人馬,直望東南小路殺出。來至半途,正遇著王真鐳兵馬敗到,遂上前截住,又大殺一番,兩下夾攻,把真鐳人馬困在中央,兩頭不能逃走張壽平見事勢不妙,遂與真鐳扒山而走。 周勇見賊兵殺急,不能退後,料得後麵定有元帥軍馬趕殺,遂喚振邦敵住賊眾,自己帶了弓箭手跑上高山,欲用亂箭射下。 不想上得山來,適遇著王寘鐇與張壽平二人逃遁。正是天堂有路唔思走,地獄無門闖進來。 被周勇舉目瞥見。急趕上前喝道:“賊子休走,待吾取爾性命!遂攀弓搭箭向賓鐳射去。 誰想那箭正中寘蹯坐騎,那馬一驚,把棄銘例下馬來眾兵上前將他捉了。 又複一箭,射中張壽平腦後,大叫一聲,倒落馬下,於是,一齊綁了。 周勇便把二人帶到山前,高聲叫道:“主將已經被我擒住,你們願降者容你歸降。倘若不然,吾即亂箭射之,決不輕饒!此際,賊兵正在危急,一聞此語,恰逢大赦一般,各丟兵器,齊跪下稟道:“我們眾等深蒙恩寬,情願歸降,不敢違命。” 何振邦便把降兵點過。共得一萬四幹餘名,所獲車杖器械亦複不少,遂同周勇把王賓錳,張壽平二人押到李東陽帳中,就命降兵在帳前候令。 於是,入到帳中跪下稟道:“小將托賴元帥洪福把賊首拿了,並得降兵萬餘之眾,現在帳前,請令定奪。” 李東陽聽罷不勝歡喜。就命周勇與何振邦二人平身,一旁坐下。 遂傳令:“把王真蹯,張壽平二人落了囚車。帶在後營好生看守。待至拿了王權,然後一同解京。” 又問何振邦二人:“那些降兵有萬餘之眾恐他勢逼詐降,倘若一旦生心,如之奈何?,周勇察道州元帥放心,小將有妙計在此。” 李東陽問道:“計將何來?” 周勇答道:“待小將出去把好言安慰於他,叫他刻即趕到白河縣王權處,詐稱被我兵攔腰殺斷,寘鐇現困城下十分危急。王權一聞此言定必帶兵來救。待我兄弟二人,每人帶兵一萬,在中途飛鳳山下兩旁埋伏,元帥可帶兵二萬在山前埋伏,可命先鋒李自強帶二萬人馬在山後埋伏。某複盼咐降卒倘王權帶兵來救你們,待他人馬來到飛鳳山下,就彼軍中殺將起來,把號炮放起來,我們就驅兵殺出,四麵攻擊,王權立可擒矣。如此,一則可試降卒之心,二則可獲王權之輩。又複命人到楊大人處報知,著他圍困白河,待至捉了王權,然後合兵攻打,豈不美哉!李東陽聽罷,讚曰:“此計甚合吾意,就命汝二人出去分遣降卒,然後回來領兵埋伏。” 二人領命,出到帳前對降兵說道:“列位英雄,既歸我主,不勝幸甚。今有一事,欲挽爾等一行,待至功成之後奏聞聖主,定有高官顯爵,未知列位意卜如何?” 眾人聽罷。齊聲說道:“既蒙爺爺收納,自當有命宜遵,怎有不從之理?” 周勇答曰:“如此才是。” 遂對他們說道:“你們即可扡到王權城中。說糟‘今日與一吾兵交戰,被我伏兵將你等之兵攔中殺斷,把寘鐇困在城下十分危急,叫他帶兵來救。 王權必提兵到此,你們待其來至中途飛鳳山下,在他軍中殺將起來,把號炮放起,吾是必有兵接應,你們即可依計而行,不可妄生別誌,以招後悔。” 說罷,把黃旗一麵交與他們,以為記認。 於是,眾降兵領命,直望白河縣而去。 二人見他們去了,遂回人帳中請令。李東陽就撥二萬人馬與他兄弟帶去。 又傳令叫李自強帶兵二萬往飛鳳山後埋伏一聞炮響,帶兵殺出,見黃旗之兵與他會合。自強領命帶兵去了。 東陽又命孫建中緊守糧草,不許亂動。 又著人到楊一清處,將此事對他說知。 吩咐停當,遂自帶兵二萬往山前埋伏去了。 卻說那些降兵,領著周勇之命來到白河城下。大叫:“開城。” 早有巡城軍士聽見,急忙來到王權衙內桌知,說道:“城外有萬餘人馬大叫開城,請令定奪。” 王權聽罷,親上城樓觀看,見是自家軍馬,遂開城放人,間及情由,眾人便依周勇之言,對他說知。 王權聽罷,就命嶽元、穆順二人把守城池,即便點起二萬人馬,令眾降兵當先引路。 不期來至飛風山前,眾降兵把號炮一放,將黃旗扯起,望後殺回。 李東陽之軍一聞炮響,四麵伏兵齊來,把王權人馬圍困山前大殺一番。 王權一見是計,正欲奔逃,被何振邦在軍前看見,遂奮起英雄,殺入圍中上前擒捉。 王權一見大驚、即便落荒而走振邦急忙趕兵舉槍刺去,正中王權右腿,王權失驚墜下馬來,遂負痛而走。 振邦亦下馬趕上。 二人步戰十個回合,王權右腿受傷,力不能取勝,卻被振邦擒捉,用馬輻綁了押到軍前。 眾賊兵一見主將被獲,遂跪下求降。 李東陽準了,命入將降兵點過,分派各營,以防變動。於是,收拾三軍。直望白河縣進發。 且說楊一清見了報子,盡悉其情,遂點起兵馬,亦望白河縣而來。 比到城邊,適遇東陽兵馬又到口於是,合兵一處,將白河縣圍得水泄不通。命入馬四麵攻打,驚動城中。 嶽元、穆順二人上城樓窺看,見官兵十分勢大。城中雖有數千料難抵敵。於是,二人商議,意欲出城投降,又恐天朝不允。 正在躊躇無計,忽見城下有一彪入馬扯著黃旗,大書:“降卒”二字。上麵對著入高聲說道:“兵臨城下,還不出降,恐催後悔。” 正是:一朝奔北心無王,各願投生乞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