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欲回 鄉曆情奏主 思遊玩易服追臣(1 / 2)

詩曰:聞道江南甚可遊,貪歡少王把臣求。改裝易服奔馳苦,卻為私心一念浮。 且把奸臣擱住按下不表,再說朝內,自從少了劉瑾這班奸黨持政,漸漸國家寧靖,百姓安康。財豐物阜,不比前時荒歉。少主退朝之後閑暇無事,就與梁儲等一眾功臣飲宴,以樂太平。 一日,周勇與何振邦兄弟二人,念著父母山墳與及家中大小,意欲回鄉,一則省墓,二則帶家眷來京,以晨昏聚首於是,寫了乞假表章,共同周勇入宮麵聖。少主看罷,開言問道:“你二人既欲回鄉省墓,亦是孝子之心,孤今準你還鄉三月,限滿回京,無得淹留故土,有荒職事。” 周勇聽罷,跪下奏曰:“微臣原居江南,因父親在盛京貿易,遂把家眷搬往盛京口今回到盛京拜掃父母,亦要到江南拜太祖墳墓,恐防關津阻隔,過了日期,難以遵限回京,望我主再寬數月程期,感恩不淺。” 少主聽見周勇奏道要到江南,觸著他平日心中所懷,素聞江南好景,即便問曰:“膚向聞得江南地麵風土人情十分華麗,可是真否?” 周勇奏曰:“若問江南,真乃天下奢華輻揍之地。山川草木盡是詩客之文童,果客詞人悉作大廷之魁首,名區勝境雅過三都,土產貨財饒瑜萬國,寺觀院亭足供四海遊人賞玩,盧奈、李白各成名士風流,粉白黛綠花街隊隊爭妍,皓齒明眉柳巷翩翩間巧。即藏獲輩中,亦有西施寄跡,垂簾爐下盡多罕於迎神賽會。四季無間,畫舫樓船,三江滿泛。說不盡錦繡珠磯,非臣一時麵奏所及敷陳備類也。” 少主聽罷,誌蕩神飄,故態複作,欲去微行。惟是難於啟齒,遂生一計,從容說道:“神人報夢,想必無差。孤皇昨夜三更時分,得神人報夢,教聯到江南地麵訪尋護國良臣,今間卿家所奏如此大地,定有良臣上將隱匿其間。孤今欲去訪尋,正若無人保駕,今又湊巧卿家回鄉省墓,豈不是天賜其緣,孤今就命卿家保駕前往。” 周勇聽罷,定知失語,於是上前奏口:“夢幻之事難以取信,願我主勿視為真,虛勞往返。況且江南非平邇之地,真是道路崎嶇,難以走動,伏願我主保重聖躬,勿去為是,望祈準奏。” 少主又曰:“孤今為國求賢,何畏辛苦,待聯將衣冠換轉,扮作商人模樣,誰能識破得這個機關。況有卿家保駕,料也無妨。” 周勇又奏曰:“臣聞社被不可一日無君,倘我主飄蕩他方,國政憑誰處決。非臣不欲保駕,實恐國太與眾臣知之,定必謂我引蕩聖心,飄流外剩那時怪將下來,臣兄弟二人就有萬死之罪,伏願我主俯聽臣言,勿萌此念。倘若定然要去,臣兄弟二人寧死我主限前,斷不敢奉命前往。” 振邦亦是如此表奏。 主上見二人說出此言,定難強逼,遂尋思別計,回聲說道:“既是如此,聯今不去亦罷。就賜卿二人明日回鄉,再加限期兩月,滿限返京,無得違背。” 於是,二人見主上回心不去遠遊,十分喜悅,上前謝思,退出宮外。到各大人衙中告別,然後各自回府打疊行裝,盼咐家侗小心看守荷署,不許出外惹是扭非。” 家人皆雲:“從命。” 到了次日,周勇遂約定振邦一齊就道。 於是,朝內大小官員俱來餞別。 卻說少主,見周勇說得江南如此華美,觸起他的凡心,遂決意一去遊玩。迫後見周勇不肯保駕,心中煩熱起來。遂想一計,待他去了,然後改扮商客趕上前途,命他保駕,他未必有不從之理。 就吩咐禦林軍:“出去打探他二人在何處館釋棲身,速速回來報知。” 禦林軍領命而去。 正德遂寫下皇詔一道說:“孤家於昨夜三更時候得神人報夢,叫孤到江南地而尋找護國賢臣,是以改扮士人,往江南而去,為國求賢不辭勞苦。意欲召眾卿人宮共同商議,惟恐太後與正宮知道定必不從,是以寫詔文將江山大事重托梁儲與楊一清、李東陽三人料理,大小事情任憑處決,待孤回朝之日,自然封賞。今孤家現有滅寇大將軍周勇護駕前行,眾卿不須懸念。” 寫罷,交與內宮太監,吩咐:“五日之後,乃將此詔交與梁儲太師觀看。五日之前,不論大小文武官員入宮表奏,你隻說主上有病,未得臨朝,待病痊愈,然後分發。” 禦林軍回來複命說”振邦與周勇二位將軍在皇城外麵紅亭館外住歇。” 正德聽罷大喜,就將玉璽帶在身邊,扮作士人,方巾豔服十分幽雅,遂多帶了些黃金盼咐太監道:“小心把守宮門,勿使國太知道,聯去數口,即便回來。” 太監領命,正德於是出了宮牆,遮遮掩掩直望紅亭牙趕去。 不意出得皇城,天色已是晚了。遂舉目遠觀,見紅亭館牙就在前山不遠,於是,登時越步。 湊巧有朦朧月色,一望無涯,真是玻璃世界,社山在目,比在宮內更覺清幽。少主於是一路而來,披風玩景。 迫及初更,方才趕到,上前扣戶,驚動牙官前來開門觀看。 看門之人見是一位書生。就問:“到探何人?” 少主答曰:“煩為通傳滅寇大將軍周勇知道,說我黃綸要見他。” 釋官聽罷,依著言語入內通報。 卻說周勇兄弟二人正欲打睡,忽見繹官人報,滿肚猜疑於是。二人出來迎接。 舉目一看,認得少主,欲行大禮,少主使了一個眼色,周勇、振邦會意,相迎入內。 周勇遂擯去左右,上前參見,便問:“龍駕夜深何為到此?” 正德說道:“自卿家行後,孤皇坐臥不安。是以扮作士潛出皇城趕及卿家,要到江南而去。 周勇、振邦二人聽罷,不勝惶恐,遂跪下奏曰:“願萬歲不去為高,臣寧保駕回宮,不回家去了。” 少主又曰:“孤皇龍心已定,將軍不用多言。倘不肯保駕。寡人明日亦要起行。” 周勇、振邦見主上意決,難以阻移。隻得勉強從命。 正德見周勇應允,龍顏大悅,遂叫聲:“二位愛卿平身自此在路途之上,不必行君臣大禮,但以叔侄相稱,免被旁人窺破。” 周勇答曰:“微臣怎敢獲此欺君之罪。” 正德說道:“孤皇金口說的,與卿等何千?” 周勇即便謝恩而起。談論一番,君臣就枕,到了日出。 三人起來,就喚隨行軍役直望豐潤縣而去。 不期行了三天,已到振邦家下。 振邦上前對少主說道:“叔叔權且在此一坐,愚侄人去稟命家母打掃地方,然後出來相請。” 說罷,就同周勇人門。 王氏與小蓮一見二人回來,舉目一看,見其威風凜察,與往日衣冠大不相同,定知得了高官,不勝歡喜。 振邦遂與周勇上堂叩拜母親,然後與眾人相見。 王氏與小蓮就間周勇得了何官? 周勇便把別後事情對她們告說,於是,一家大小好不歡懷。 振邦就命人快些打掃地方,然後出來迎接天子進去。 振邦遂命隨行軍役在後廂憩息。於是,三人入到堂中,請天子上坐。 振邦就同母親呂氏、王氏、小蓮四人上前參拜,正德命四人平身。 便問:“她們是何人?” 周勇將王氏、小蓮之事再對少主陳說一番。 正德便對王氏說道:“待孤皇異日回朝,命人旌表於爾。” 王氏即便上前謝恩,就將小蓮與周勇尚未成親之事對少主奏知。 少主答曰:“既然如此,待他保孤家下江南之後,就接你們到京中,然後禦賜花燭,二人成親就是。” 振邦遂擺下筵宴,請主上人席傾鉀,他兄弟二人在於下席相陪,君臣歡懷暢飲,大醉而罷。 正德住了兩日,命周勇先拜了此處父母山墳,便欲同往江南而去。 就對振邦說:“你在家有事,不須同往。” 正是: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