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梁國師人宮候主 張太後勃令尋兒(1 / 2)

詩曰:少王貪遊別帝京,至令臣眾入宮庭。改裝易服來尋覓,始得相違喜笑盈。 當日少主吩咐振邦已畢,遂喚周勇打疊登程,振邦擺宴與天子餞別。 到了次早,周勇打疊停當,背了雙鞭,就隨天子出門,上馬而去。 振邦相送一程,然後複回家中。 卻說正德與周勇君臣二人在途中曉行夜宿,問柳尋花不勝快樂,不知不覺已到江南。 少主就問周勇:“此處是什麼地方?” 周勇對曰:“是江南江寧府了。” 少主就同周勇訪尋歇店,一同住下。 正德遂向店主說道:“你們盛處可有什麼名山勝地,足供遊玩麼?” 店主答臼:“山林古寺、聖跡、遺碑俱皆不少,客官若愛遊玩,待我喚一小子明日帶你去一遊。” 正德答月:“如此更好。” 到了次日,店主就叫一小廝帶他二人到各處山川遊玩。 少主果見山清水秀,鳥道鬆林十分幽致,遂對周勇說道:“今知賢侄所言果然不謬。” 君臣飽玩一番,即欲回店。不想行到途中,見一老娠帶著一位青年女子悲悲切切一路而來。 正德就命周勇上前問及。 那女子舉目一看,見二人相貌非凡,老娠乃含啼說道:“老身係本省安慶縣人藍氏,弱女春蛾,丈夫錢青字恩光,由兩傍出身,特授山西文水縣知縣。奉旨上任,查庫未清,在任半年,真是官清民樂。不期被新巡按魏文光得知其情。轄獻禮金一千兩。誰想妾夫為官清正,安有私蓄孝敬子他,是以魏文光心懷不忿,拜本國朝,奏著妾夫虧空倉庫銀三千兩。主上不知其故,聖旨一下,把妾夫收禁監牢,昨日命人到來抄其家產,他見井無銀兩,遂將衣箱什物盡行拿去,至此母女淒涼。今到前村舅氏藍玉成處懇他搭救夫君出獄,看他怎樣商量?” 少主聽罷,開言說道:“不意與錢大哥別來一載,今日弄出這等事來。” 乃對老婦言曰:“我與你良人有百拜之交,今聽所言,不勝著惱。” 就向身邊取出黃金一錠遞與老婦,說道:“嫂嫂與侄女不必傷心,亦不用到舅氏處問策可將此金帶回家歡心度日,且自開懷,不滿數旬,我勢必搭救哥哥出獄,得回高官就是。” 母女一聞此說,反悲為喜。 那女子行前說道:“既是父親與叔叔有百拜之交,請將叔叔係何方人氏,高姓尊名對我母女說知,倘父親得蒙貴力回家之後,得以登門叩拜。此黃金請叔叔收回,惟望早些著意救我嚴父出獄,便是足領深恩大德矣。” 少主聽罷,又曰:“賢侄女不必忙,早則半月,遲到一月,包管你骨肉相逢。倘你父親得回高官出獄之後,你就對他說,我乃是京城朱姓,他便知道了。 說罷,將黃金遞與老姐,同著周勇揚長而去。 她母女正欲再問,但見二人已去遠了,隻記著”京城朱姓”四字,捧著黃金,十分感謝回家而去。 再說君臣二人回到店中,拿銅錢謝了帶路的小子。是夜君臣談及外簾之官多等有難為下屬,少主曰:“他上本之時,說錢青好買民心,虧空倉庫,聯除居廷上,安知內中曲折。”遂將此事用筆存錄,放在身邊。 到了次日,君臣又往別處耍樂閑遊,且住慢表。 卻說梁儲、李東陽等一班大臣,見皇上數日未有臨朝,於是,同人宮鬧問候。 來至宮外,遂喚穿宮監收內通傳太監,一時間出來說道:“天子有病,未暇臨朝,隻召梁太師人宮商議,其餘免見。” 於是,百官各回府第,梁儲遂同太監進人宮閹。 來至養閑宮內,不見少主,梁儲便問內監”皇上在於何方?’ 太監遂將少主留詔呈上太師觀看。 梁儲看罷大驚,便問內監:“此事誰人奏的?’ 內監就把周勇入宮乞假回,聖上怎樣問及江南事情周勇怎麼回答,聖上怎欲微行,周勇那般苦諫,後至我主怎祥改裝潛出宮鬧之事盡對太師說知。 梁儲聽畢,責曰:“聖上留詔,命你交給於我,你何故今日方與吾觀?間你該當何罪?” 太監桌曰:“望太師明見,此乃少主吩咐,叫咱家五日之後,方可將此詔呈上。” 梁儲又間曰:“少主去後,國太與娘娘可曾知否?” 太監答曰:“亦已知之,正在欲喚咱家,請太師入宮商議。” 梁儲聽罷,遂同內監進入後宮,參見國太。 國太賜坐,開言間曰:“太師可知皇兒為何事潛出宮闔,未知可有大將保駕否?” 梁儲奏曰:“古所有雲知子莫若父,斯言是也。想前者先帝臨崩顧命之時說道:‘少主好逸樂遊,兼於自今可見之不意先帝駕崩之後,更被劉瑾這班奸黨蕩慣君心,是以自他們逃後,少主日在宮閡缺了這班奸黨與他歌舞尋歡,便覺寂莫宮閨不能舒暢。追後因為周勇大將軍乞假回鄉,要到江南省墓。一言不察,觸著少主凡心,托言夢兆要下江南尋訪社程棟梁,就命他保駕前去。周勇自知失語,苦諫千般,誓不肯從命。少主遂心生一計,待他去後,即時改扮士入,想必趕到途中,逼他保駕前往。今有詔書在此,命臣代掌朝綱我想,社援重權非同小可,況且普天之下文武百官皆來受命朝堂之上,豈可一日無君。況且少主乃是得樂忘憂之主,倘外地足可歡娛,便不以江山為念。更恐他在路途之上倘被奸覺聞知,一旦有變,如之奈何?以臣愚見,莫若國太寫鼓旨一道,待臣帶往江南訪尋少主,保護少主有何不可?” 國太聽罷,不勝歡喜。就寫了鼓旨交與梁儲太師,並賜先帝遺下諸侯寶劍一口,仍吩咐道:“倘去到那裏,有什麼按賊子以及寵幸姬妃,迷蕩君心,挽留聖駕,悉憑太師處置,先斬後奏,無得待旨。倘若皇兒迷心不悟,以君皇洪勢欺壓太師,太師可將哀家鼓旨交他觀看,諒他不敢阻撓。” 正是:江山非小辜,豈可日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