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聞火災夫人守孝 因絕路小姐投江(1 / 2)

詩曰:人生悲苦誰無有,隻問其人怎樣招。大抵善良神護庇,奸邪欲脫禍難消。 卻說次日林氏夫人與侍蟬秋菊在慈雲庵中,隻見老家人尋來,報道夫人得知:“老爺及舅爺一家大小於昨夜三更時候被天火合家燒死去了。金銀屋宇,盡變一空。老仆因在頭門安歇,遂至得回殘命。” 林氏聞說,氣死庵中,眾盡解救片時,方得蘇醒,遂含悲說道:“女兒生死未卜,老爺、胞弟喪在火中,剩下老身又無屋宇棲身,不死何為。”說罷,就欲撞牆而死。眾人與秋菊上前解救勸道: “夫人就在我們庵中訪尋小姐下落,他日或有相逢,亦末可定。今若死了,亦是不能挽回。” 林氏見眾人解勸,隻得在庵中設立丈夫靈位,在此守牟,以訪女兒蹤跡。又命老仆到弟婦家內報知。 秋菊道:“夫人,可使家人去鄧士祥報知:曹傑、林坤並小姐俱被火燒死,日後以免小姐後患。” 士祥聞報,不勝歎惜,且住慢表。 卻說曹玉英自從在府中逃了出來,淋雨櫛風,幾多勞苦,方能到得杭州地麵。不期在宋家店裏病將起來,數月牽纏,未能痊好。遂將身邊盤費皆為用荊及將店錢欠下,店主宋二見她是異鄉孤客,恐她死在店中,況且見其每日悲哀,不知是何緣故。遂不分好壞,將玉英趕逐出來。玉英此際淒涼,無所棲宿、又不知還有多少的路,方能到徽州。況且身上囊空,分文未有,更兼病未痊愈,真是苦上加愁。一路行來,籌思無計,又見天色晚了,越覺份惶,左右想來,真無別計,隻得拚將殘喘,以對周郎。幹是尋到江邊,拜辭父母,大哭一場,竟赴波中而死。不想周元母舅曹瑞超乃是一個漁父,是夜適在此間垂釣,忽聞江畔險險似有悲聲。正欲掉舟尋其蹤跡,不想聲聞愈近,已到舟邊。瑞超舉目一觀,見是一個男子,知是投江而死,慌忙將他救起背回家中,命眾人將他解救,殆及片刻,玉英漸漸清醒。黃氏見他男子裝束,滿身衣服,盡染泥漿,便將幹衣與他換轉。他身上掛著一個玉魚,與兒子的一無兩徉。心下已是狐疑。待玉英定醒開目,細細將他詢究。玉英見問,隻得盡將實情對他們說知,獨不露父親易旨之意。 黃氏聞言喜曰:“果是天賜其緣,使小姐得與老身相見。”遂將自己情由亦對玉英說知。玉英聞說,滿麵含羞。瑞超夫婦亦覺驚奇,乃對玉英言曰:“小姐若不以茅居淺窄,暫在此處安身待等外甥回來後,另謀酌議。” 玉英此際隻得強為從命,自此安身。按下休提。 卻說少主周勇君臣二人,一路麵來,逢山騎馬,遇水呼船,所過村鄉,見盡許多綠窗閨秀。正德在途中暗自想道:“膚思到此,不過原欲選就俊俏佳人,帶回宮內以博歡娛耳。何故今日到此江南,竟忘此念?孰若去到前途,究竟留心選擇,以酬宿願。”於是同周勇驅馬登程。誰想來到中途,見前麵有座高山,樹林陰姍,生得十分險惡。 少主就對周勇說道:“此處離鄉不遠,卿家可知此山上麵可有什麼古跡否?” 周勇答曰:“此山名為鳳凰山,前麵乃是南樓鎮,鎮內十分熱鬧。我為童於時間,人講此山有一夥強徒,行為最屬奇怪,不劫附近村鄉,不害山民村草,往來商賈,並無攔截。惟命頭目往各府州縣打聽有什麼贓官汙吏,任滿赴京以及帶捧歸田,他定必點起唆呀,前去搶奪。是以這條大路,日夜不少人行。倘若被別處賊人在此處搶了金帛,上山報知,他就依失數填償,然後尋訪此賊,務要殺卻方休。是以附近一帶地方,有平民被豪強欺壓者,往往到山哭訴,他必代其報仇。又有村莊每歲貢上金帛,求大王撥些嘍囉。下山看守地麵嚴如更練。果然一掛其銜,更無別人再敢侵犯。所以山中又多了此項人息料食。總無虧缺。木處文武官員,有等見其如此行為,不類尋常賊匪,也曾屢展使人勸他改邪歸正。他說:‘曾有仙人話過,直到山前竹樹開花,然後方肯歸順’但至今日,久未知尚在否?” 少主聽罷,揚聲歎曰:“以此看來,勝過那各省官員多矣。” 誰想那一聲,早驚動喚羅聽見,君臣正行之間,聞樹林之內有人高聲叫道:“大王快來,莫非此二人是乎?’忽聽得炮響一聲,無限賊眾擁下山來。 少主看見,大驚失色周勇說道:“主上可從此路先走去,到南櫻鎮上,在第一間寓所歇祝待見了微臣,方可走路,等我看他怎樣行為?” 一少主聽罷,於是拍馬加鞭,直往大路而走。周勇見主上去了,遂向背上取出雙鞭,用手按定,立在中央,以待他來廝殺。見為首一員賊將,頭戴銀盔,插著一雙堆尾,身穿白績響甲,手執點雪銀槍,座下一匹梅花白馬,生得臉白唇紅,不像綠林草寇模樣,背後兩馬,騎著兩位二八佳人,貫裝束帶,皆有傾城傾國之姿。 周勇暗暗稱羨,三人行近來到身邊,一齊下馬。那少將上前施禮說道:“敢向足下,可是大將軍周勇麼?” 周勇聽罷,滿肚狐疑,即便回身答禮,開言問道:“大王何以知之?”那少將答曰:“此處非講話之所,請上寒山,然後慢談為是。”就喚嘍囉引路。 周勇意欲趕上前途,尋著少主,本不欲上山。時日難以推卻,本欲對他說明原故,又恐泄漏機關,隻得暫同上山,一時半晌,看他如何,然後趕上前途,尋主未晚。況見了這個光景,或者得他降順,共保朝廷江山,不枉我主一場跋涉,豈不是好。忖思未了,忽見已到山門。於是三人就請周勇到堂中分賓主坐下。唆繆獻罷香茶,那少將開聲說道:“不覺將軍到得如此迅速,有失遠迎,望祈原有。” 周勇答曰:“豈敢請間大王尊姓大名,想是從前在子何處得會,遂至知吾草諱,請道其詳?以解疑團幸甚!” 少將答曰:“小弟姓郭,字如龍,乃山西人氏,家祖曾為兵部侍郎之職,卻因在朝屢屢與奸臣作對,全家幾為受害,是以反上高山落草,說將起來,不勝愧甚。某又蒙本處官員屢次勸歸,隻因先父有言吩咐,說是仙人有話,叫我們著山前竹樹開花之日,方可歸順。不幸去年父親棄世,剩下兄妹三人。長妹名喚貴仙,二妹名喚貴容,皆是年方二八,尚未招親。兄妹三人日在此山交結四方豪傑,為民除害。不意今日山前竹樹果是開花,昨夜山神報夢,說道今日午時三刻,大明皇帝與保駕大將軍周勇在此山前經過,叫我下山迎接,一同歸順,共保江山,是以得知將軍到此。敢問聖上現在何方,莫非先行那位就是萬歲不成?” 正是:幾番欲從山林出,無奈歸朝未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