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子女眾多,在最受他寵愛的小兒子曹衝去世後,曹丕和曹植就成了炙手可熱的世子候選人。曹操最終在謀士的勸諫下立了長子曹丕為世子,但後人在談起此事時往往認為曹操是故意放任二子內鬥,看哪一方更有能力和本事,再選擇哪一方。
就像一根藤蔓上生長的兩個果子,果農一般在果子還小的摘下一個,給另一個足夠的養分和空間生長。但曹操選擇讓兩個果子共同生長、擠壓、爭奪資源,最終一個果子會勝利,擠掉另一個。
難道當朝天子對待太子和二皇子,也是這個態度?那對於底下站隊的官員來說,可是極不好受的。
“蕭少卿。”沈如晦麵上似有一絲難得的無奈,“你的這番話若叫天子聽見了,那可是妄論的重罪。”
“屬下知錯。”蕭憶忙道。
沈如晦站起身,負手道:“你不要忘了,當今天子可是早早就立了太子。若他如你所想那般心態,大可不必這麼早確定。”
“是。”蕭憶訕訕的點頭,也知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沈如晦聽了自然不會將他如何,但若讓第三人聽見,傳了出去他可就吃不了兜著走。
言多必失啊。
“天子是否效仿魏武帝我們並不知曉。”沈如晦又道,“但太子殿下確實正在效仿文帝。”
“文帝?”
“不錯,當初魏文帝曹丕還未被立為世子的時候就向他的老師司馬懿求教,他應該如何做。”沈如晦解釋道,“司馬懿告訴他,做一個兒子該做的事。”
“孝敬父母,兄友弟恭?”蕭憶很快反應過來,“大人是說,太子也不想我們反擊?”
沈如晦欣賞的看了他一眼。是的,蕭憶初來京城,單純的像一張白紙,但他成長的極快,對政治也越來越敏感。比他還要大上的幾歲的王飛英,口才極佳,恭維的話從早說到晚都可以不帶重樣的,但如果對他說今日同意的話,他不一定能參透這些話中話。
蕭憶內心卻忍不住泛起陣陣酸澀,他想懲治惡人,沈如晦的女兒被抓,其報仇之心應是更甚,但礙於局麵,他什麼也不能做。
“你不必喪這一張臉。”沈如晦歎道,“今年以來,二皇子行事愈發癲狂,隻怕與靜安王也脫不開幹係。我們雖不可能對他們二人如何,但也必須趁此機會斷其手足。嫌犯可都帶到京城了?”
蕭憶振作精神:“是的,都帶來了,關押在大理寺。”
“好,明日起我會安排人手與你一道繼續順藤摸瓜追查,將‘公子’揪出來。”沈如晦道,“這段日子……尤其是你,風頭正盛,行事須得萬分小心,切不能讓人抓住把柄。”
“是。”
“比如……不能再把家眷帶進宮。”沈如晦“委婉”的說。
“……屬,屬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