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數點』 上的政績與差距(1 / 1)

『小數點』 上的政績與差距

人才與知識

作者:向賢彪

“區區一點,差之老遠;向右一點,十倍之大;向左一點,十倍之小。而如今答題,功勞向右點,差距向左點,總好點錯——小數點。”這首題為“小數點”的短詩,連標點在內僅57個字,卻充滿哲理,發人深思。

時下,在如何看待“功勞”和“差距”這道考題麵前,點錯“小數點”的現象還真不少:有的把成績掛在嘴上,開會講,彙報講,閑談也講,滔滔不絕;有的把功勞記在自己的賬上,開口“我怎樣怎樣”,閉口“我如何如何”,似乎離開自己連地球都不轉了;有的信奉“數字出官,官出數字”哲學,隨意誇大成績,捏造數據,甚至把“不光彩”的事說成“很光彩”的事。此類現象,極易引起群眾的反感,他們譏諷這類幹部是“三斤重的鴨子兩斤半的嘴”,盡是“嘴上功夫”。

如何看待成績和功勞、問題和差距,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胸懷和境界。1961年,在一次座談會上,有人對周恩來說:“總理,你給我們寫一本書吧!”周恩來笑了笑回答:“如果我寫書,我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讓活著的人們都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錢學森是國內外享有盛名的科學家,但人們稱他為“科學界的泰鬥”時,他卻說:“在任何新的領域,我們都是小學生。”正因為他們虛懷若穀、謙虛謹慎,把成績、功勞記在黨和人民的賬上,對自己的缺點和差距勇於正視,及時改正,才贏得人們的敬重和愛戴。

相反,那些長於攬功諉過,喜歡自吹自誇的人,恰恰暴露出品德不純和人格缺陷。毛澤東曾經批評過三種傾向:一個叫偷,一個叫裝,一個叫吹。本來不該得到的東西,卻想方設法占為己有;本來不是那個樣子,卻偏偏裝出那個樣子;本來成績沒那麼大,卻硬吹成那麼大。這樣做可能為自己撈到點“實惠”,但算不上能耐,也不夠光彩。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寫得好,其中有一句:“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等到事物還原於本來麵貌時,丟醜的隻能是自己。

還有兩句打油詩,說是“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任何成績,就像山上栽的樹、河上修的橋、地上建的樓,人們一看便知;而對於存在的問題,不認真解決就會影響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引發群眾的不滿情緒。因此,作為領導者,不僅不能把“小數點”點錯,有意誇大成績、掩蓋和縮小問題,而且還要強化“問題意識”,善於發現問題,敢於麵對問題,勇於承認問題,長於解決問題,才能化解矛盾,補齊短板,推進事業的發展。

小小一首哲理詩,不僅告訴我們做事的方法,而且也隱含著如何做人的道理。能否點對“小數點”,關鍵在於做人是否誠實,作風是否踏實。隻有堅持誠實做人、老實做事,出於公心,克服私欲,才能客觀地看待成績和問題,才能算好“成績賬”和“失誤賬”、記好“功勞賬”和“問題賬”,使自己所做的一切真正經得起群眾、實踐和曆史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