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情商認知課——認識自我,開發情商(3)(1 / 3)

英格萊特隻好回到家裏,靜靜地坐下來沉思。他的親人們看到他這種痛苦的表情,內心非常難過,但是大家也都毫無辦法。就這樣沉思了一周後,英格萊特突然間省悟過來,對自己說:“你知道嗎,現在你這個樣子就是個大傻瓜,至少現在還沒有死,幹嗎不活得快樂些呢?”於是他的眉頭舒展開了,挺起胸膛,笑容開始在他臉上綻放。他試著努力讓自己變得樂觀起來,輕鬆起來。一開始並不習慣,但是他強迫自己這樣去麵對生活。

奇跡發生了,英格萊特感到自己的疼痛慢慢消失了,血壓也逐漸下降,身體正在慢慢變得健康,情緒也慢慢變得高漲。他原以為自己早應該躺在墳墓裏了,但現在,他不僅很快樂,而且很健康。

英格萊特的生命之所以會延續,是因為他發現了樂觀的秘訣:遭遇到不幸時,萎靡不振是於事無補的,以積極的心態來應對不幸的事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課堂收獲

樂觀的人不會擔心以後的失敗,憂慮明天的煩惱,他們總是在遇到挫折時仍然堅信形勢必會好轉。站在情商的角度上,樂觀的人不會讓那些陷入困境的人心灰意冷,感到孤單,而是積極鼓勵他們,讓他們戰勝失敗,從而讓人生的旅途更加順暢。

別把困難放大

有時困難在想象中會被放大一百倍,事實上,走出了第一步,就會發現那些麻煩與困難有時隻是自己嚇自己。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美國第34任總統)

所謂困難,往往是我們心理上的一種主觀感覺,有可能被放大,也有可能被縮小。如果你在心裏把困難放大,就很難跨越這個障礙;但如果你在心裏把困難縮小,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

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慌,總會有解決的辦法,你先嚐試著去做,如果沒有做你就說這件事情辦不成,那就肯定辦不成;如果一件不能辦成的事情,你想它會辦成,那麼它就會有希望辦成。

瓊斯如願以償地拿到《明星報》記者的職位。這是他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更令他吃驚的是,他工作的第一天接到的任務就是采訪一個在業界舉足輕重的大法官。

在網絡搜索中,他發現這位法官不僅聲名在外,而且有多部專著,處理的案件也都是非常著名和棘手的案件,他在法庭上的嚴肅及不苟言笑,讓瓊斯感到了巨大的壓力。瓊斯認為自己在完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樣的一個人物怎麼會接見一個職場菜鳥?而且居然還是第一天入職的人?

他遲遲沒有行動,隻是愁眉苦臉地坐在辦公桌前發呆。

瓊斯的上司史蒂芬看到他如此苦惱,給他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史蒂芬說:“其實有時候我們把困難想象得太大太多了,以致羈絆住了自己前進的腳步。就像小鴨子第一次下水遊泳一樣,它們並不知道,其實它們是有天賦的,隻是太擔心自己會不適應水而已。其實辦法很簡單,跨出第一步才能知道,不是嗎?”

瓊斯聽了史蒂芬的話,鼓起勇氣拿起電話,按照主編給的電話號碼與大法官聯係。放下電話後,瓊斯微笑著轉向史蒂芬:“是的,你說得沒錯,我隻是告訴他我是誰,然後他就同意見我了。他是那麼隨和,完全不像他在法院宣讀判決書時那樣嚴肅。哇!我想我跨出了第一步。”

多年以後,曾經的瓊斯已成了一名資深記者。當他回憶此事時,仍然曆曆在目,由衷地感慨:“第一次克服了心中的畏怯,下一次就會容易得多了。”

課堂收獲

請不要刻意地去放大困難,更不要時常把困難掛在嘴上,要相信自己能夠戰勝它,能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這樣我們就能在工作上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勝!

不要怨天尤人

假使把所有人的災難都堆積到一起,然後重新分配,那麼我相信大部分人一定都會很滿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的那一份。

——蘇格拉底(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赫爾南德斯從小就很淘氣,性格衝動,經常和別的男孩子打架。到中學時,他就經常因為打架鬥毆被老師訓斥、處罰,還被父母責備。可他從不悔改,也不覺得羞愧、難堪,還總覺得自己很委屈,他認為自己是在捍衛尊嚴。他這種缺乏忍耐和自製力的行為,很快就招致了惡果——他被勒令退學了。在父母的努力下,他輾轉換了七所學校,終於熬到了中學畢業。

他沒有去上大學,而是想去做生意。父母出錢給他開了一家小店,他們希望他可以安定地生活,不要再出去闖禍了。開業時,赫爾南德斯雄心勃勃,準備闖出一番事業。可是,沒過多久,他就經常關了店門去酒吧喝悶酒。他覺得自己運氣實在不好,在學校時總被人欺負,自己隻不過是還擊,就遭到老師的訓斥、父母的責備,還多次被退學。現在終於開了自己的店,想闖一番大事業,卻隻有零零星星那麼幾個客人,收入也寥寥無幾。他總抱怨說:“上帝從不眷顧我,我被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