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是全世界眾多學子向往的一流學府,能考到那裏的學子必定是鳳毛麟角,因此,哈佛大學裏不免有一些自以為是的學生。每當他們對自身的能力沒有全麵的認識,並且自鳴得意的時候,總有教授善意地提醒他別做早年的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年輕的時候很自負,當別人與他的意見不同時,他總是表現出一副強硬而自以為是的樣子。別人的意見他從來都不會聽到心裏去,更別說按照別人的意見去改正了。所以他早年的人際關係不是很好,也常常因此而得罪了不少人。
直到一個他少有的知心好友對他真誠相勸時,他才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以往不聽取別人意見的做法。“富蘭克林,像你這樣是不行的,”那個朋友這樣勸他,“你這種態度會令人覺得很難堪,以致別人懶得再對你提出意見了。”富蘭克林聽後不置可否,他覺得這無所謂,別人愛怎麼說怎麼說,他隻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是了。
這位朋友繼續說下去,他指出了這種態度的嚴重性。他說:“你總是一副好像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樣子,別人就對你無話可講了。這樣下去,人人都懶得和你談話,因為他們費了許多力氣,反而被你弄得不愉快。你以這種態度來和別人交往,不虛心聽取別人的見解,這樣對你自己根本沒有任何好處。也許,你從別人那兒根本學不到一點東西,可是事實上,你現在所知道的卻很有限。”
富蘭克林聽了之後訕訕地站起來,一邊拍著身上的灰塵一邊說:“我很慚愧。不過,我實在也是很想進步的。”“那麼,你現在要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你這種做法已經太蠢了,而且是愚蠢得沒有自尊了。”
後來,富蘭克林又連續受到了打擊,不過他站起來的時候,已經下決心要把一切驕傲都踩在地下。他試著去溫和地聽取別人提出的意見,過後仔細想想,有些意見還真是對他很有益處,那是些顯而易見的小失誤,自己沒有察覺而被別人發現之後告訴了他。漸漸地,他開始善於聆聽別人的意見,身邊的朋友也多了起來。
課堂收獲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有犯錯誤的時候,通常這種情況發生的前提是,自己沒有意識到,或者是偏執地以為自己的做法就是正確的。
如果有幸能夠被身邊的人指點出來,不要覺得喪失顏麵,無論別人是婉轉還是直接地表達出來的意見,都要用心去聆聽,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做得不夠完美。這樣不僅能提高自身的處事能力,而且還能和朋友的關係更進一層。
寬容為你贏得好人緣
如果他能原諒和寬容別人的冒犯,就證明他的心靈乃是超越了一切傷害的。
——培根(英國散文家、哲學家)
在哈佛,不是隻有心理學係的教授才關注學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同的院係、不同的專業,教授們都會把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或故事講出來與大家分享。
這是1939年的時候,發生在一個老農場主和一個少年身上的故事。
塞瑪是一位老農場主,住在馬路盡頭大約一英裏的地方,有一天,他敲響了少年托尼·希勒家的大門,因為他想雇人幫忙收割一塊苜蓿地。這也是少年托尼·希勒第一次得到的有報酬的工作——每小時12美分。要知道這在當時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因為那時美國還處在經濟大蕭條時期。
這一天,塞瑪發現一輛裝滿西瓜的大卡車陷在自家的瓜地中。很顯然,是有人想偷走這些西瓜。塞瑪說車主很快就會回來的,讓希勒也在這兒看著,長長見識。不一會兒,一個在當地因打架和偷竊而臭名昭著的家夥帶著兩個體格健壯的小夥子出現了,他們看起來非常憤怒。
塞瑪卻用一副平靜的口吻說道:“哎,我想你們是想要買些西瓜吧?”那個男人沉默了良久,最後緩緩回答道:“嗯,我想是的。你的西瓜怎麼賣,多少錢一個?”“25美分一個。”“好吧,你幫我把車弄出來吧,我看這價格還挺合適。”
這是他們那個夏天最大的一筆買賣,並且還避免了一場危險的暴力事件。等他們走後,塞瑪笑著對希勒說:“孩子,如果不寬恕敵人,就會失去朋友。”
幾年以後,塞瑪去世了,但希勒永遠也忘不了他,忘不了第一次打工時他教給自己的經驗和教訓。
課堂收獲
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寬恕。用一顆寬大的心去包容別人小小的過失和錯誤,會讓你躲開一個敵人,擁有一個朋友。但是,人往往會斤斤計較於自己的得失利益,有時候甚至會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積結成怨,從而致使人際關係糟得一塌糊塗。試著用一顆慈愛的心去原諒,你會發現,退一步原來真的會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