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專注力認知課——意誌成就生命,專注改變命運(2)(1 / 3)

這三個家庭主婦就是典型的專注力缺乏,所以才會不知不覺地又聊到了她們已經約好不談的話題上。同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世界人民都在用來教育孩子的一個故事,也很好地說明了缺乏專注力的後果很嚴重。有一隻小貓,準備和它的媽媽一起去釣魚。有一天,天氣晴朗,貓媽媽決定帶著它去河邊,於是它們收拾了釣魚的東西,就開始向河邊走去。一路上小貓知道自己是去釣魚,非常高興,蹦蹦跳跳的。沒多久它們就來到了河邊,貓媽媽把魚竿交給小貓,告訴它要坐在旁邊等著。小貓一開始還在那裏安靜地等,可過了一會兒,不見魚上鉤,它就開始心不在焉了,眼睛左看看右望望,一隻蜻蜓從它身邊飛過來,它扔下魚竿就去追蜻蜓了。等它回來,魚還沒有上鉤,它又看見一隻蝴蝶飛過來了,於是又放下漁竿去追蝴蝶,就這樣,小貓忘了自己是出來幹什麼的了。到了該回家的時候,小貓才發現貓媽媽釣了一條大魚,而它自己的魚簍裏還是空的。

課堂收獲

缺乏專注力的人,沒有耐力去持續地做一件事情,所以往往是半路放手,什麼事都很難做成。而且,缺乏專注力也容易對自己的生命造成危害,如果單單是做不成事情,還不至於太讓人害怕,可是每年都有很多車禍是由司機的專注力不夠才導致的,這是一種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極端不負責任的行為。由此可見,缺乏專注力的後果是非常可怕的,輕則一事無成,重則散財喪命。所以,應加強對專注力的修煉。

定期檢查,不要偏離最初的目標

誠實與努力地工作,需要明確的目標引導才能成功。

——哈佛格言

哈佛大學有這樣一句名言:明確地了解自己想要什麼並致力追求。一個人沒有明確的目標,就像船沒有羅盤一樣。目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可往往預期的目的、最初的目標在實施的過程中會被很多人遺忘。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些年輕人,他們四處尋找一樣東西:快樂。

尋找快樂成了他們最初的目標,可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很多的憂愁和煩惱,找了很長時間,還是沒有找到他們預期的結果,沒有找到真正的快樂,他們決定要放棄了,而且認定,這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快樂。在回去的路上,他們遇到了一個在江邊釣魚的漁翁。這個漁翁同他們平時看到的漁翁不一樣,他的神情很安逸,時不時地捋捋胡須,還笑嗬嗬的。這時其中一個成員不甘心,走到老人的身邊問他:“您覺得快樂嗎?”漁翁回答:“很快樂。”年輕人不解地問:“為什麼呢?”漁翁很平靜地回答:“我享受我的生活。”年輕人很不解,他們不理解老人的意思。老人看他們很疑惑的樣子,就建議他們去見蘇格拉底。

年輕人聽從了老人的建議,去拜訪了蘇格拉底。一見麵,他們就迫不及待地問問題:“我們本想去尋找快樂,可是卻遇到了痛苦,快樂究竟在哪裏?”蘇格拉底沒有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讓他們去造一條船。這些年輕人不理解,可是因為想要知道答案,也就按照他說的去做了。過了兩個月,他們辛辛苦苦地造出了一條船,大家都非常高興。到了第二天,蘇格拉底讓他們把那條船放到江裏,他們一邊劃船,一邊唱歌,這時蘇格拉底問他們:“你們快樂嗎?”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快樂!”也是在這個時候,這些年輕人才意識到,重要的不是怎麼尋找快樂,而是知道自己最初的目標是什麼,如果最初知道快樂這麼簡單,他們就不用那麼煩惱了。

課堂收獲

往往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並不是我們最初想要做的事情。我們最初做這件事的時候,可能隻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因,為了一個簡單的目標,可是在這條路上追尋的時候偏離了目標,過程變得越來越複雜。到了最後,也不記得自己最初想要做什麼了。做事之前,要問問自己為什麼做,想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時不時地檢查自己預期的目標,到底完成了哪些,偏離了哪些,為自己的目標做向導。

下定決心才能有所作為

生命很快就過去了,一個時機從不會出現兩次,必須當機立斷,不然就永遠別要。

——梭羅(哈佛學子,美國作家、哲學家)

曾任美國西點軍校校長的本尼迪克說過:“你自己下定的決心,比任何別的事情都重要。一個人隻有下定決心做一件事,才能夠有所作為。”

美國的哈佛大學,在一開始成立的時候並不叫哈佛大學,當時,它甚至連一個名字都沒有。在它成立之後,沒過多久,這個地方就搬來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當時29歲,剛剛結婚。他本是英國劍橋大學的畢業生,移民到了美國,他叫約翰·哈佛。當時,他住在新成立的學校對麵。他們之間隔了一條河,但是這並沒有阻礙之後事情的發展。約翰的夢想是能夠當上他們那個鎮的助理牧師。為了這個目標,他也在不停地努力,而對於在他生活的對麵的學校,他也非常關注,他很希望這所學校能夠培養出更多的人才。他的父親是一個屠夫,但是,他本人是從劍橋畢業的,因此,他對於知識有著一種崇敬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