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專注力訓練課——培養專注力,擁有給力人生(1)(1 / 3)

別說自己不能專注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一生要的是什麼,你還想得到什麼?

——哈佛格言

從哈佛大學畢業的海倫·凱勒是很多人的偶像,不僅僅因為她的自強不息的精神,還因為,即便她身體上有些殘疾,可是依然為那些比她還艱難的人四處奔走,為的就是給他們提供一些更好的條件,這是一個有著博愛精神的女子。可是,她自己的成長經曆卻很坎坷。

海倫很小就因為生病而耳聾、失明。一場大病讓她再也不能說話了,而因為她的情況,學習語言也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她長大了一些,脾氣也變得很暴躁,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一個孩子不能過正常孩子的生活,她的情緒難免會變得越來越糟,直到她的老師安妮出現。海倫喜歡學習,她願意學習講話、閱讀,而且她很有天賦。安妮老師教她讀書、寫字、手語,同時還教她說話。

海倫不能依靠聽覺和視覺,所以,她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可以觸碰的器官上,別人說話的時候,她隻能通過觸覺來感受喉嚨的顫動和嘴的運動,以此來領悟講話的發音。對於平常的人,想要學會一種語言有很多種方法,可是,她隻能用最“笨”的方法:一個音她能練習幾個小時。有的時候已經非常疲憊了,可是她還要強迫自己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這一個音上麵。慢慢地,她可以說“爸爸”“媽媽”了。正是這樣專注學習的精神才使得她成為了一個語言專家。沒過多久,她就學會了很多種語言,能夠流利地運用法語、德語等。最後,她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哈佛大學,而且她傳奇的一生也被載入文學史冊。她的好朋友馬克·吐溫曾經說過:“19世紀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課堂收獲

一個失明、耳聾並且不能說話的人,都可以將所有的專注力放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而且做得非常成功。那麼,你還能找到借口說自己不能專注嗎?有的人總是拿自己累、疲憊當借口,不能集中注意力,所以才不專注。可是,當一個人非常疲憊的時候,才正是他更加需要專注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除了專注地思考以外,你已經沒有力氣再去做別的了。能不能這麼做,就看自己願不願意這麼做了。

訓練專注從日常生活開始

多做一些,機會將隨之而來。

——哈佛格言

哈佛大學的教授們總是提醒他們的學生,日常的習慣會影響人的一輩子。所以,他們總是會布置很多本書讓學生去閱讀,繁重的課業也讓學生們叫苦連天,可是,沒有人不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的,也正是這樣,使得那些優秀的學子們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也是哈佛教授們訓練自己學生的一種方法。在日常的生活中養成專注閱讀的習慣,在吸收其他資料時,就會比其他人快速而且充分得多,這也是哈佛學子在每個行業中都能領先的一個原因。

除了哈佛大學的學子們,其他人也可以自行地在日常的生活中訓練自己的專注力。比如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他從小就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樣,他對很多事情都很好奇,在學校裏,他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最後讓老師也很無奈,這就難為了他的父母,因為老師會時不時地就找他們來談話。如果說喜歡問問題是愛迪生的天性,那麼喜歡做實驗應該是他自己培養出的習慣。他從一開始就在自家的木棚裏做實驗,有一次因為想要弄清楚火是什麼東西,差點將他家的木棚燒掉。

愛迪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注重時間的利用,他最痛恨浪費時間,這也是他培養的一個習慣。他認為,最大的浪費就是浪費時間,而且在有效的時間內,他訓練自己專注地做事。在他做實驗的時候,是不容許有任何事情打擾他的,否則他便會非常生氣。由於這樣的專注,也鬧過很多笑話。有一次,他去稅務局交稅,到了他的時候,人家喊他的名字,可是他腦子裏還在專注地想著實驗,以至於聽見自己名字的時候毫無反應,反倒是身邊的人提醒的他。

課堂收獲

日常生活中注意專注力的培養,在關鍵的時候就會看見成效。我們沒有大把的時間全用來訓練自己的專注力上,隻能通過平時的注意來達到好的效果。如果平時你不能專注地學習,上課總是走神,工作的時候總是想不著邊際的好事,而不能專注地做自己本應該做的事情,那便是一種罪過。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隻能刻意地糾正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專注的毛病,這才是最快捷的方式,讓專注力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處,運用時便會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