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奧波特主動放棄了上學,開始了打工之路。他長得比其他孩子看起來成熟,很快就找到了一份牙膏推銷員的工作。每天要不停地向路人推銷牙膏,不斷地遭受白眼。這款牙膏的價格很高,生產廠商也沒有什麼知名度,他隻能靠自己的嘴來說服路人們購買。賣掉一支牙膏他隻有25美分的收入,他每天不停地推銷,賺來的錢也隻能夠他吃最便宜的食物,有時甚至吃不飽。沒有住的地方,他晚上就偷偷地跑回學校,和同學擠一張床。回到學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可以用同學的書自學。
沒多久學校就放假了。他重新找了一份提供住處的工作,工資隻夠他吃飯。他每天工作得很辛苦,起早貪黑,每周隻有一天休息。休息的時候他就去找同學借書看。
過了一年多,他看到有家公司會免費提供入職員工參加電腦工程師培訓,他立即去報名參加了麵試。麵試他的是老板,老板覺得他非常淳樸,就留下了他。他在之後的工作中完全沒有辜負老板對他的信任。他是參加培訓中最認真、成績最好的人。培訓結束後,老板就給他加了薪水,還幫他找了住處。
無論工作多麼繁雜,他都有股子不做到盡善盡美決不罷休的勁兒。他充滿耐心和幹勁,虛心學習請教。他不但做出了很多成績,還在這裏把自己磨礪成為一名技術型人才,很多公司都想盡辦法來挖走他。
利奧波特,一個中學都沒有畢業的窮小子,現在成了一家大公司的副總裁。
課堂收獲
卡耐基說過:人在身處逆境時,適應環境的能力實在驚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戰勝不幸,因為人有著驚人的潛力,隻要立誌發揮它,就一定能渡過難關。
很多人的成功,並沒有你想象得那麼難。
別讓錯誤思想越陷越深
你越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拚鬥,你就變得越急躁——在錯誤的思路中陷得越深,也越難擺脫痛苦。
——卡羅琳(約翰·肯尼迪之女,哈佛學子)
菲奧娜的病人莎莉自殺了。身為莎莉的心理醫生,她感到自己很無能,她為莎莉的死感到萬分自責。
莎莉是在一周前來找菲奧娜的。她長得十分清秀,看上去幹幹淨淨,令人舒服,隻是十分內向,不願意與人溝通,即使是在談話時,她也不願意和對方的目光發生接觸。她告訴菲奧娜,她想自殺。她的母親看著她被繼父淩辱卻置之不理;她把這些告訴男朋友,沒想到男朋友竟然說她是個不要臉的女人,還和她分了手,這些讓她覺得活著沒有一點意義。
莎莉隻有19歲,菲奧娜同情她的遭遇,心疼眼前的這個姑娘。她說要帶著她去報警,去起訴她的繼父,但是,莎莉堅決不同意。菲奧娜為她進行心理治療,希望可以讓她忘記那些不開心的事情,恢複平靜的心態,莎莉也很配合。菲奧娜自認為治療進行得很順利,莎莉已經願意把她的遭遇毫無保留地告訴她了,而且,還準備起訴她的繼父。
她不明白這樣一個姑娘,為什麼會選擇自殺。
菲奧娜一連幾天都寢食難安,隻要一閉上眼睛,莎莉的模樣就清晰地出現在她的眼前。她無法相信莎莉會自殺,她曾開心地對她說自己還年輕,要開始新的生活。這樣一個積極樂觀的姑娘,怎麼會選擇自殺?菲奧娜懷疑警方斷錯了案情,她去找做警察的朋友幫忙,朋友也告訴她,這件事情毫無疑點。
從這之後,菲奧娜就無法把自己從莎莉自殺的陰影中脫離出來了。隻要有一點點和莎莉相關的人或事情,都會令她異常敏感。之前,她覺得莎莉是被人殺害的,不是自殺的。可是,當朋友告訴她,這件自殺案沒有任何疑點時,她就開始懷疑是自己害死了莎莉。因為她沒有治好莎莉,根本沒有打消她自殺的念頭。她不能看到和莎莉相似的姑娘,也不能正常地工作。每當她遇到有自殺傾向的人時,她就想到自己沒有阻止莎莉自殺……
課堂收獲
一些事情會給你造成心理陰影,如果不及時進行心理治療,這些陰影就會一直纏繞著你,令你無法麵對。
逆境中的愛讓生活變好
困難隻是穿上工作服的機遇。
——凱澤(德國劇作家)
吉莉安的爸爸蘭斯是個爛賭鬼,他嗜賭如命。吉莉安的媽媽因為無法忍受他的惡習,在吉莉安10歲時離開了他們父女倆。
蘭斯沒有固定的工作,經常為了躲避前來追債的人,一連幾天都不回家。有時,他賭博贏了點錢,就回來看吉莉安。他給她買漂亮的衣服,還給她買好吃的蛋糕。每當這個時候,懂事的吉莉安都會哭著抱住爸爸,讓爸爸不要再離開她了。但是,過不了幾天,蘭斯還是會消失不見。這樣的生活鍛煉了吉莉安,她比其他孩子更加懂事、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