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晴雯的反抗意識(1 / 2)

淺談晴雯的反抗意識

文學評論

作者:王碩

摘要:本文闡釋了一個身份卑微卻擁有強烈反抗意識的晴雯,在封建大家族中其反奴性與反抗性尤為突出,本文通過晴雯的語言及行為分析其對封建社會的反抗意識,並揭示造成晴雯反抗卻無法改變其悲慘命運的原因。文中晴雯悲慘命運映射出曹雪芹對封建社會的控告。

關鍵詞:《紅樓夢》 、晴雯 、反抗意識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曹雪芹簡單的幾句就將晴雯的一生交代的如此明了,這個美麗動人,聰明靈巧,桀驁不馴,富有反抗精神的丫頭在曹雪芹的筆下栩栩如生,在整部《紅樓夢》中晴雯的出場並不多,曹雪芹並沒有對她著重描寫,隻是簡單的幾筆勾勒,便使晴雯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晴雯的一生是悲慘的,她的不幸從一出生便已開始演繹,晴雯自幼父母雙亡,她甚至連自己原來的姓名和父母的樣子都記不清了,隻依靠兄嫂生活,可兄嫂將她賣給了別人做奴才,幾經輾轉,賣到了賈府的奴才賴大的手裏做丫頭,後又因賴嬤嬤經常到賈母房中,賈母便喜歡了晴雯,賴嬤嬤為討好賈母,將晴雯轉送給了賈母。賈母見她生得漂亮,又聰明靈巧,於是將她放在了寶玉身邊,想以後讓她給寶玉做個妾。晴雯的性格加上當時的社會背景,使她在賈府並不受歡迎,芳齡十七便已西去。縱觀晴雯的一生,她從未真真正正的給自己做過一回主,她始終是封建社會受壓迫的丫頭,也是在黑暗勢力下無力掙紮反抗的丫頭。

一、晴雯的反奴性與反抗性

晴雯在《紅樓夢》中最鮮明的性格就是具有反抗意識。而晴雯在紅樓夢中的反抗意識突出表現在反奴性與反抗性。

1、反奴性:

魯迅曾說:“自己明知道是奴隸,打熬著,並且不平著,掙紮著,一麵‘意圖’掙紮,以至於實行掙紮的,即使暫時失敗,還是套上鐐銬罷,他卻不過是單單的奴隸。如果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歎、撫摸、陶醉,那可簡直是萬劫不複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別人永遠安住於這生活。”①晴雯身為奴才,卻在混沌的封建社會中出淤泥而不染,因扇子與寶玉拌嘴,卻不因為寶玉是主子而向其道歉,骨子裏沒有一點伺候人的思想。她在對身邊那些卑躬屈膝,阿諛奉承的奴才們也是正顏厲色,給予的是鄙視的態度,這也是曹雪芹對封建社會下那些沒有主見的奴才們的無情諷刺和揭露。晴雯看不慣王夫人為拉攏奴才所施的小恩小惠,在晴雯眼裏沒有人是高人一等的,她追求的是平等,即使要寶玉愛她,也是要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她反對別人以奴才的身份看待自己,在她心裏從來不承認自己是任人淩辱的奴才,她認為自己是一個人,受人尊敬的人,這也就是為什麼隻有她敢頂撞主子的原因了!然而在封建社會中這種思想是要扼殺在搖籃中的。

2、反抗性

在《紅樓夢》中抄査大觀園,管事的嬤嬤們仗著自己有太太的命令便大肆抄檢。其他的丫頭都唯唯諾諾的站到一邊,不敢頂撞,即使是小姐也沒有幾個敢反抗的,可晴雯敢,在管事嬤嬤進來抄檢時,“隻見晴雯挽著頭發闖進來,豁啷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提著底子往地下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來”。這一係列的舉動都顯示出此時晴雯已經憤怒到了極致,晴雯不畏強權,敢於同壓迫她的人做鬥爭,即使壓迫她的人是賈府真正的當家人,她也不放在眼裏。晴雯這種反抗封建的精神是賈府中許多丫頭所沒有的,也正是這種性格特點,使晴雯在眾多的丫頭中獨具一格。這種反抗不僅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囂張氣焰,同時也保衛了被壓迫者的尊嚴。

《紅樓夢》中,在晴雯身上看不見一絲屈服的影子,即使被王夫人攆出大觀園導致最後的慘死,也沒有看見晴雯向壓迫勢力低頭,她脫出一件貼身穿的舊紅綾小襖兒給寶玉,告訴寶玉如果別人問就說是她的,也不枉王夫人誣陷了她一回。這是晴雯最後的抗爭,雖然是失敗後的勝利。晴雯的死是何等的冤屈,她選取這種特殊的方式來反抗封建社會下的黑暗惡勢力,可這樣的反抗也使我們看到了黑暗中的一絲光明。晴雯就是這樣一個有仇必報,個性剛烈的女子。這樣一個有著反抗意識的丫頭被無聲的消滅在了封建社會下,曹雪芹透過晴雯告訴了我們封建社會中人們反抗的悲慘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