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D·H·勞倫斯《盲人》中的人文主義研究(1 / 3)

D·H·勞倫斯《盲人》中的人文主義研究

文學評論

作者:文莉莉

摘要:D·H·勞倫斯是20世紀英國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戲劇家和小說家,被譽為英國文學發展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同時也是20世紀最獨特和最具爭議的作家。D·H·勞倫斯的小說作品具有人文主義的深刻內涵,倡導人性自由發展,力求對人類的靈魂深處進行探索,對家庭、婚姻和性都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激烈反對工業文明對自然造成的嚴重破壞,並成功地運用了感人的藝術描寫,對20世紀的小說創作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盲人》是D·H·勞倫斯的作品中不太被關注和重視的一部短篇小說,深刻揭示了勞倫斯對工業文明的反感,講述了女主人公伊莎貝爾和她因意外失明的丈夫以及她的好友伯蒂三人之間的感情故事,蘊含著豐富的人文主義內涵。

關鍵詞:D·H·勞倫斯;盲人;人文主義;研究

D·H·勞倫斯是20世紀英國傑出的作家和小說家,他雖英年早逝,卻給後人留下了豐富且寶貴的文學作品。他的作品強烈反對工業文明對自然的侵蝕和破壞,蘊含著豐富的人文主義精神。他擅長對人物靈魂和心理進行深入的挖掘,倡導人性的自由發展。《盲人》在其眾多小說作品中並不引人注目,但是對於D·H·勞倫斯作品中人文主義的研究卻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作品講述了女主人公伊莎貝爾與兩個男人之間的感情故事,其中一個是因意外失明的丈夫莫裏斯,另一個是從小青梅竹馬的知己伯蒂,因莫裏斯與伯蒂不和,伊莎貝爾飽受著內心的痛苦與煎熬,勞倫斯以一個旁觀者的口吻將故事娓娓道來,作品中充斥著二元對立元素,使得我們對於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和關係有著更加深入透徹的了解。

一、D·H·勞倫斯的短篇小說《盲人》的創作背景與主要內容

1、D·H·勞倫斯的短篇小說《盲人》的創作背景

D·H·勞倫斯是20世紀英國傑出的小說家、散文家和戲劇家,他擅長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及書信等多種文學形式,他的文學作品主題多樣,同時又相互關聯,階級意識是貫穿他一切作品的主線。D·H·勞倫斯的作品基本屬於現實主義文學的範疇,其成就核心集中於小說領域,他在小說中對於人物的內心生活和精神世界都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探索。

D·H·勞倫斯於1885年9月11日出生於一個普通的礦工家庭,而當時的英國社會還很注重人的出身和教養,勞倫斯既沒有名門望族的出身,又沒有名牌大學的文憑,隻是空有一身才華。他曾擔任過屠戶會計、廠商雇員和小學教師,在國外漂泊十餘年,對現實社會抱有強烈的批判和否定態度。他在作品中猛烈抨擊資本主義工業文明對自然和人性的侵蝕,將視線投入到兩性關係當中,對西方文明的缺陷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此外,D·H·勞倫斯是一位深具強烈的救世主思想和憂患意識的偉大作家,他努力為生活在西方文明的病態泥沼中的現代人尋找心靈和精神上的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D·H·勞倫斯堅信歐洲的“地之靈”已經走向衰落,轉而追求精神世界當中的“烏托邦”,對西方文明進行了深入的批判、審視和反思,不斷探索人類靈魂的新生之路。勞倫斯在作品中努力張揚人性的複歸,倡導人性的自由和解放,蘊含著豐富的人文主義的思想內涵。

2、D·H·勞倫斯的短篇小說《盲人》的主要內容

D·H·勞倫斯是一位多產作家,一生共創作了四十餘部詩歌、小說和遊記作品。他的短篇小說《盲人》發表於1924年,小說講述了女主人公伊莎貝爾與她因意外而失明的丈夫莫裏斯以及她的好友伯蒂三人之間的情感故事。D·H·勞倫斯在其作品中力求探索人類的靈魂深處,對小說中人物的內心生活和心理活動都進行了細致而深入的刻畫。他在《盲人》中生動且形象地刻畫了異性戀婚姻關係、同性親密情誼關係,他倡導人性的自由與解放,他所提倡和刻畫的愛都是不受世俗成規戒律所約束的,具有豐富的人文主義蘊涵。

二、D·H·勞倫斯的短篇小說《盲人》中的人文主義內涵及表現

1、D·H·勞倫斯的短篇小說《盲人》中的人文主義內涵

D·H·勞倫斯是才華橫溢的英國小說家、散文家、思想家、畫家和文學藝術評論家,他倡導人性的自由與解放,強烈反對工業文明對人類心靈世界和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和衝擊。勞倫斯的短篇小說《盲人》就體現了作者強烈的人文主義精神內核,這也是其作品的思想價值所在。D·H·勞倫斯以一位在後現代社會卓爾不群的不朽作家的形象向我們展現了他所構建的精神世界,他對人的肉身具有崇高的信仰,並主張人的思想是來源於人的肉身感受,因此,他的作品中具有豐富的人文主義蘊涵,而將理性放在第二位。D·H·勞倫斯被稱為“一個永遠的局外人”,他的短篇小說作品《盲人》也是以一個旁觀者和局外人的身份娓娓道來的,作品展現了異性婚戀與同性情誼之間的微妙關係,表現了作者對人性自由的充分提倡,具有豐富的人文主義內涵。他將“人性”放在第一位,倡導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力求突破現實社會的一切關於人倫和理性的束縛,還原 “人”的主體地位,擅長深入挖掘人物的心理,探索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