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湖南衛視創新節目《爸爸去哪兒》收視成功探析(1 / 2)

湖南衛視創新節目《爸爸去哪兒》收視成功探析

藝術之窗

作者:吳迪

摘要:湖南衛視2013年中國首檔大型明星親子生存體驗真人秀在第四季度如約而至登上熒屏,這檔名人代際溝通紀實節目將創新視角對準親子關係,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進行72小時的鄉村體驗真人秀。本文從節目前期準備、內容分析、商業化運作三個方麵入手,全方位的對湖南衛視創新節目《爸爸去哪兒》進行深入解讀。

關鍵詞:爸爸去哪兒;真實;商業化

論時下最火的娛樂節目,湖南衛視創新節目《爸爸去哪兒》有舍我其誰之勢?從電視到電影,實現了電視娛樂節目的質的飛躍,從單純的追求收視“笑果”的“娛樂至上”到具有深刻人文關懷和普遍社會共鳴的親子真人秀,為浮躁喧鬧的電視娛樂節目開辟一方“淨土”。在節目中五位明星褪去光環將還原到爸爸的角色,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72小時的鄉村體驗,爸爸單獨肩負起照顧孩子飲食起居的責任,節目組設置一係列由父子(女)共同完成的任務,父子(女)倆在不熟悉的環境下狀況百出。

一、前期準備充分,明星主打,力求真實

1、目標鎖定,賣力邀請,全國各地尋找拍攝地點

首先是5位明星寶貝的挑選。節目組幾乎找遍了國內所有的明星子女。甄選的標準是:年齡在四到六歲之間、外形可愛、個性迥異。經過節目組的海量篩選和與寶貝家長的多次溝通,最終確定了台灣影視明星林誌穎父子、內地影視演員郭濤父子、奧運冠軍田亮父女、青年導演王嶽倫父女、國際名模張亮父子。不同領域不同專業的“星爸”性格迥異,在《爸爸去哪兒》裏為了和“萌娃”們完成任務使盡渾身解數,雖然曆經艱難,但是通過節目增加了明星親子間的互動的同時,彼此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向全社會傳播了正能量。為了幫星爸和星娃們找到6個風景迥異的冒險地,《爸爸去哪兒》設置了專門的外景踩點小組,幾乎走遍了國內的所有省份希望找到未被開發過的地區,要有不同的地貌,又不能離城市太遠,怕孩子們受不了長途跋涉。比起韓版的國外取景,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節目組還是立足於本國景點,也是對我國優美自然景觀的無聲宣傳,最終節目組分別選定北京市靈水村等六處作為拍攝地。隨著節目的播放,這些景點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2、百人隊伍,四十機位嚴陣以待,拍攝團隊工作強度大

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節目組擁有這強大的幕後製作團隊,每天節目組都會梳理當天的拍攝流程,拍攝現場加上監控共有四十幾個機位,攝像總監製定詳細的拍攝計劃後,和現場導演對接,接著攝像組加入,共同商討每個環節的拍攝。在拍攝過程中,兩名編劇和攝像緊跟在明星父子的身邊,攝像負責記錄影像,編劇則記錄拍攝內容,方便後期剪輯。為了保證節目內容的真實完整,節目組無縫錄製,現場記錄的素材超過1000小時,並且節目組會做好各種預案。在後期剪輯方麵,拋棄掉傳統的貼罐頭笑聲的方法,采取素人觀看實況聲錄製,節目中加入的笑聲都是當時真實的反應。

二、內容為王,關注兒童成長教育,笑點與淚點並存

1、幼兒教育的思考與探索

性別認知,是人的一個基本認知,這看似簡單,實則複雜。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將“爸爸”推到兒童教育的中心,雖然古訓有言“養不教,父之過”,但在當下爸爸的影響遠遠沒有達到足夠的強勢。爸爸對於孩子生活細節的有效參與、有效幹預是必不可少的。爸爸、媽媽基於不同性別特質給予孩子的判斷反饋,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一生。節目設置了爸爸帶孩子單獨旅行的假定情境,為父母提供了一個引導孩子麵對陌生環境、解決生活問題的案例。在節目中,林誌穎循循善誘的教導方式令觀眾折服,張亮的哥們兒式的相處方式也令觀眾欣羨,郭濤比較權威型的教養方式也成為觀眾學習的榜樣,明星爸爸的舉動引發了觀眾對兒童教養方式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