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恩格斯的新思維(1 / 2)

恩格斯的新思維

曆史哲學

作者:王悅

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往往連在一起,恩格斯哲學思想常被稱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些做法不經意間掩蓋了恩格斯的特點。事實上,馬克思和恩格斯雖合著多部經典著作,二人的思想依然有多點區別,恩格斯也以其獨特的思想影響著後世。下麵我就恩格斯思維方法的幾點特點表達自己淺顯的看法。

一、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與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差異,一直被學界認為是二者思想的重大區別。恩格斯作為唯物主義者,堅持“物質決定意識”,認為“世界真正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物質本體論是恩格斯哲學思想的基本內核,因此在討論人、社會等現實問題之前,就要先探討清楚客觀世界的特點,發現自然界存在和運行遵循的內在規律,並用一般規律指導人的行為。在《反杜林論》和《自然辯證法》中,他就運用大量篇幅來解釋一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決定人的存在的外部客觀世界。

恩格斯的物質本體論強調物質的決定作用。世界的物質統一性,運動的絕對性,時空觀等觀點都是站在客觀的自然界自然變化的角度提出的,不受人的精神意誌的指揮。以上是通過對自然界的經驗觀察得出的結論,在總結了表麵現象後,就要對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一般規律進行探索。

在此基礎上,恩格斯提出了自己的辯證法思想,認為自然界的一切都處在普遍聯係發展、對立統一之中,這是自然界存在運行的內在一般規律。自然存在決定社會存在,因此隻有通過辯證思維才能正確認識和把握自然、社會。自然辯證法是恩格斯的一大重要哲學思想,它與物質本體論共同構成了恩格斯獨特的自然觀。辯證法來源於對客觀世界的總結概括,但適用於客觀和主觀世界。

二、自然科學“經驗”對哲學的影響

馬恩二人曾進行理論分工,馬克思關注經濟學,恩格斯則專心學習自然科學知識,這對他的哲學思想產生很大影響。

19世紀,物理學、生物學、天文學等具體科學迅猛發展,成果頗多。恩格斯稱讚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使更多人走上唯物主義道路,“這種物質性…而是由哲學、自然科學的長期持續發展所證明的”。物理學的運動觀,天文學的時空觀等都對恩格斯自然觀的形成具有重大意義。同時,自然科學是通過外部的種種偶然現象來探索事物內部的本質原因,這是一種經驗的思想方式,因此可以說恩格斯通過學習自然科學,成為了一位“經驗範式”的哲學家,他超越了前人純粹哲學思考、提出自己設想的超驗世界觀(如斯賓諾莎的“實體”,萊布尼茨的單子論),使哲學與具體科學的聯係更加密切。

自然辨證法的提出也印證了上述觀點。恩格斯曾說過“辯證法不過是關於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雷尼奧對波義耳定律的補充和改造含有“度”的思想。必然和偶然的相互聯係一直是科學研究的方法,霍爾巴赫“偶然等於無知”是不合實際的……這樣的關係不勝枚舉,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恩格斯植根於“經驗”提出自己的種種哲學思想,在他那裏哲學與自然科學沒有性質上的絕對差異,既可以用哲學為自然科學提供科學方法,又能從具體科學中汲取知識補充自己。

三、從曆史、社會角度思考社會

從自然存在一步步論述到社會存在,恩格斯開始著眼於社會人的現實問題。恩格斯十分注重問題的曆史性,任何階級都是曆史發展的產物,道德、平等、自由等觀念都具有曆史性。“階級本質上是個經濟範疇”“階級是一種曆史現象,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永遠存在的”,雖然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要求道德、平等、自由,但不同的階級和社會對它們有不同的要求,我們能做的隻是認識曆史進程中那些必然的規律,在表麵的偶然性(曆史的個性)起作用的地方隱藏著規律(曆史的共性),因此它們都是曆史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