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動畫片對兒童教育的消極影響(1 / 2)

淺談動畫片對兒童教育的消極影響

教育論壇

作者:王影

摘要:動畫片以其豐富的內容、獨特的表現方式和藝術形態,對處在心智發展過程中的兒童有著多方麵的積極作用,但由於內容的複雜性和表現方式的多樣性,也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些消極影響。

關鍵詞:動畫片;兒童;教育

灰色的大貓湯姆,總是閃著機會主義的光芒,弓著腰在一旁等待機會出擊;棕色的小老鼠傑瑞,總是用挑逗的眼神看著你,並且常常在不經意期間玩弄這隻貓。動畫片《貓和老鼠》以其生動的形象,誇張的劇情深受兒童喜歡。但施拉姆說:“所有的電視都是教育的電視,唯一的差別是它在教什麼。”所以在這部動畫片中也折射出當今動畫片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暴力動畫影響兒童的行為

由於兒童處在道德的“他律”階段,認知能力有限,但模仿力極強,所以動畫片中暴力因素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實際生活。動畫片《貓和老鼠》中如用電鋸把對方身體鋸成兩半;把鞭炮塞進對方的肚子裏等,這些過於暴力的行為都可能引起兒童模仿。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這一年齡階段的兒童主要處在前運算階段,具有明顯的自我中心主義,他們總是從自己的觀點出發考慮每一件事情,從不想他人所處的環境,且傾向於把心中的事件當作客觀存在的事件來考慮。也就是說,兒童傾向於把動畫片中的事情,當作可以在現實中發生的事情來考慮。受有暴力傾向的動畫片的影響,兒童常常意識不到模仿暴力行為的嚴重性,會認為動畫片中出現的內容在現實中也可以實現,如死而複生、超能力等,從而加深了模仿欲望,使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的暴力傾向明顯增強。他們因好奇而模仿,覺得好玩而去捉弄別人,這種分不清楚現實與虛擬,不計後果的盲目地去模仿動畫片裏過激的暴力行為,最終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二、兒童的道德認知發生混亂

兒童正處於道德認知的初級階段,一點點不確定的因素就會給孩子的認知造成影響,動畫片中也存在讓兒童的道德認知發生混亂的因素。總的來說主要是由於兩部分:一是現代動畫片中的意識與我國傳統思維的衝突,二是為追求巨額利潤,動畫片情節惡俗。

1.“觀物比德”,思維的衝突

在我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觀物比德”是我們民族文化傳統中的一種極為重要的認知事物、培養道德情感的方式。所謂“觀物比德”就是著眼於人與自然的關係,將自然對象物的客觀屬性與人所具備的社會屬性相結合,在社會意義下來理解自然美的本質,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審美方式。也就是,用事物的外部特征與內在屬性來類比人的品德、誌行。這種思想體現了我國古代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是經過我國幾千年傳統文化逐漸沉澱下來的,在周遭的環境中時刻地影響著我們,並悄無聲息地進駐到我們的頭腦裏,影響我們日常的行為,慢慢地形成一種價值觀。比如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老黃牛比作老實、辦事厚道的人;根據貓捉老鼠這一本性,賦予貓正義、除惡安良的品性等。

任何藝術都是意識形態的載體,蘊含著道德意義和價值傾向。動畫片作為一種意識的載體,卻往往顛覆各種事物的象征意義,影響兒童對傳統形象的正確認識。《貓和老鼠》雖采用了貓與老鼠的模型,但老鼠傑瑞卻是一個活潑、充滿智慧、樂於助人的形象,大貓湯姆則是一個懶惰、愚笨、喜歡惹是生非又自找倒黴的形象。每集的劇情隻是在講述它們因雞毛蒜皮的瑣事而起的紛爭,並且都以湯姆的投降來告終,完全以鬧劇為特色。譬如傑瑞打翻了湯姆的餐盤,湯姆就把裝有鞭炮的老鼠夾子放到傑瑞的洞口等,完全沒有動物世界裏的弱肉強食。動畫片中,愚昧的湯姆是我們嘲笑的對象,聰明的傑瑞成為了兒童向往結交的朋友。雖然這樣的情節娛樂了兒童,強烈地吸引了兒童的注意力,但是這樣一個機靈老鼠與愚蠢貓的形象和故事情節卻易造成孩子們的道德認知混亂,讓兒童對貓、老鼠的本質屬性產生錯誤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