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利用紅色資源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研究(1 / 2)

利用紅色資源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研究

教育論壇

作者:張廣才

摘要:將紅色資源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度挖掘其價值,具有重大意義。通過整合資源、營造高校校園的軟、硬紅色文化、創新紅色資源的運用形式、延展紅色資源的內涵,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

實現紅色資源的優勢創新,發揮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探討的一大課題。

一、紅色資源概念的界定

紅色資源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和建設實踐中所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及其載體。紅色資源的構成包含兩個層麵的內涵:一是精神層麵,即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的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98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二是物質層麵,即反映這些革命精神的物質載體,如博物館、紀念館、文物、展覽館、烈士陵園等。紅色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紅色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

從大學生個體角度研究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紅色資源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不懈努力的曆史,有助於大學生堅定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這種堅貞崇高的理想和至死不渝的理想信念;紅色資源體現了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和平友愛、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有助於大學生培育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紅色資源體現的中國共產黨以符合廣大人民群眾集體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的思想,有助於大學生集體主義觀念的形成;紅色資源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其蘊含的為人民服務精神、實事求是精神、敬業奉獻精神等,有助於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研究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進行革命鬥爭中形成的,具有天然的思想政治教育導向功能,確保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利用紅色資源可以對大學生進行中國革命傳統教育、艱苦奮鬥等革命精神教育等,極大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利用紅色資源內涵的豐厚性和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學手段。

三、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紅色資源的現狀和原因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紅色資源的現狀從以下幾個方麵分析:一是高校方麵。學校對大學生的紅色資源教育總體上較重視。在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麵的課程中,均有涉及紅色文化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觀。在紅色節日之際,高校也會組織各類大型的活動紀念和宣傳;組織學生參觀各類紅色紀念館、博物館等,但是高校對紅色資源的宣傳僅僅體現在課堂和社會實踐等比較表麵的形式上,宣傳力度弱、手段單一。二是學生方麵。高校學生普遍認為利用紅色資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必要,但是並沒能把紅色資源和自身的理想信念聯係起來,同時也缺乏對紅色資源的關注。三是家庭方麵。當代大學生的家長對傳統的、曆史的東西比較關注,這和他們的成長環境和經曆有關,但是往往家長對紅色資源的宣傳不夠,導致家庭教育這一功能發揮不理想。四是社會方麵。整個社會對紅色資源的宣傳由於力度、宣傳方式等原因,沒有讓紅色資源融入到整個社會中。大學生對紅色資源的認知缺失甚至有偏差,導致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的作用甚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校園氛圍的營造、課堂教學內容的貧乏、大學生自身主動性短缺、家庭教育缺失以及社會文化的滯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