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析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發展(1 / 2)

試析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教育論壇

作者:李豔斌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與深化,素質教育逐漸深入到各個教學領域中,並且獲得了較為深入的發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實現高等教育目標的根本保證,其對於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體育專業的大學生是未來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後備力量,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決定我國未來體育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創新與發展

體育專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有著旺盛的精力,性格活潑好動,反應迅速,而且心境變化較為劇烈,這些特點決定了體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難性和複雜性。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所應當具備的必要條件,因此,有必要對當前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探尋有針對性的創新與發展途徑,以此促進體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實現我國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一、當前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1.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量比較薄弱。

在一些體育院係的工作中,往往把教學放在重要的位置,忽視了學生思想的引導,甚至有的領導存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學生管理人員的事情,與任課教師無關的想法,從而導致部分任課教師隻是進行教學內容的傳授,教學而不育人的現象普遍存在,致使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相脫離,學院層麵上無法達到全員育人,隻是單純依靠團學工作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量非常薄弱。

2.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針對性。

體育專業特點決定了體育專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與其他專業學生有著不同的地方。當前情況下,有些思政工作人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沒有考慮到體育專業學生的特點,用管理普通專業學生的方法來做體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雖然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效果卻不是很理想,因此,對體育專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必須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結合體育專業的實際,從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出發,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落後。

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遵循的是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將老實聽話、循規蹈矩作為根本的目的,這種教育模式下培養的學生做事雖然中規中矩,但學習的欲望並不強烈,創新也就無從談起。體育專業學生是大學生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中較為開放和活潑的一個群體,他們的視野開闊,思想變化複雜,服從型的灌輸方式不僅壓抑學生個性的發展,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學習欲望降低,缺乏創新意識,不利於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二、體育專業學生的特點

1.行為特點

作為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體育專業的學生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有著一定的特殊性。第一,同樣是作為計劃錄取的學生,體育專業的學生在文化成績方麵的限製較低,有的成績甚至低於普通的高職專科的錄取線,大部分體育專業學生的文化基礎都較為薄弱,對於文化理論知識的接受方麵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此,體育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而其他專業的學生,對於體育專業學生也往往會存在著一些偏見,這種偏見的存在促使了很多體育專業學生極力的維護自己的形象而表現出強烈的自尊意識,這種不正常的心理容易學生在處理問題時產生不冷靜、走極端等過激行為。第二,經常會看到很多體育專業學生在操場或者是教師中發出一些較為怪異的聲音,或者是做出較為奇怪的行為,這不是他們想擾亂學校的正常秩序,而是這部分學生在心理上渴望宣泄和從眾,體育活動的競技意識使得很多體育專業學生經常性的處於競技激化狀態,因此需要一種感情宣泄的方式,表達他們內心的壓抑。

2.人格特點

第一,體育專業學生大多對於社會和現實生活都有著較為理性的認識,他們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但是對於社會的認識仍然處於較為膚淺的狀態。體育專業學生的集體感和榮譽感較強,而且他們大多較為外向,性格開朗、思想活躍,容易在活動中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且自控能力較差,容易衝動。第二,體育專業學生往往隻注重專業特長的訓練,而忽略理論素質的培養,所以很多學生的學習勁頭不足,也不注重自身的個人修養,心理上較為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