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職業指導在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就業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育論壇
作者:崔春靜
摘要:隨著高校的招生規模迅速擴大,大學畢業生人數呈逐年上漲趨勢,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大學生就業難的矛盾日益突出,對大學生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問題,加強大學生職業指導,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
關鍵詞:職業指導 高質量就業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在保證就業總量的同時,進一步關注就業質量,這是黨中央對當前我國就業形勢進行科學研判後對今後就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同時指出要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2014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720萬人,比2013年增加20多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工作任務更加艱巨繁重。作為一名高校就業工作者,筆者從實際工作角度出發,論述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的基本內涵、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主要任務以及對高校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職業指導的內涵
所謂的職業指導就是為求職者就業、就業穩定、職業發展和用人單位合理用人,提高谘詢、指導及幫助的過程。它的內涵有以下幾個方麵:第一,強調指導對象是勞動力市場中求職者和用人單位兩個主體,而不僅僅是求職者一個方麵;第二,強調指導的最終目標是個人的職業發展和用人單位能夠做到人盡其才,而不僅僅以就業為目的;第三,強調指導是一個過程,伴隨人的整個職業生涯,而不僅僅是某一階段和某一時期;第四,強調職業指導的更深層次教育和幫助功能作用,而不僅僅是提供職業信息。
二、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主要任務
高校職業指導的工作任務首先是幫助畢業生就業,其次是幫助其就業穩定,避免就業的期限過短;再次就是幫助實現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目前我國的高校職業指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理解:首先,職業指導是一個教育過程,本質上屬於思想教育的範疇,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職業指導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選擇、學會規劃,實現人職的科學匹配,達到“各盡其才”;再次,職業指導的內容是給予學生職業意識、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最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職業信息,提供就業谘詢和服務。
總之,職業指導可以稱為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的“金鑰匙”,我們職業指導工作人員要用這把“金鑰匙”幫助更多畢業生打開職場的大門,提升他們的職業意識、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幫助他們實現順利就業和高質量就業。
三、職業指導對高校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目前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學畢業生未能實現就業,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大學生就業難的矛盾日益突出,對大學生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及時有效地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的職業指導具有相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職業指導有助於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目前,大學生在就業觀念上存在很多偏差,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在擇業中,常存在自視甚高,不願從事基層常規的工作,就業過程中出現理想化、依賴性、被動性的特點。而職業指導需要幫助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客觀環境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尤其是針對我校的高職層次的學生,急需幫助他們實現以下幾個方麵的轉變:
1、轉變“狹義”的就業觀,樹立“廣義”的就業觀。狹義就業觀認為:隻有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當高薪白領 ,所以許多大學生一心想找大城市、大單位、高收入的工作崗位。其實,考慮到高職的實際及新的嚴峻的就業形勢,就必須幫助他們必須改變狹義的就業觀,樹立起廣義的就業觀,即不管工作單位是國有還是非國有,是就業還是創業,地點是城市還是農村,隻要在某種崗位上能通過勞動取得合法收入即為就業,通過多渠道就業。
2、 轉變“消極等待”的就業觀,樹立“積極主動”的就業觀。高職學生在求職方麵主動性差,有依賴性和被動性的特點,存在“等”、“靠”的思想,把求職寄托在學校推薦或者父母找關係上。然而,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社會、學校、父母雖會為學生就業提供必要的條件,做出各自的努力,但如何利用這些條件,必須由就業的主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就業才能實現。從進入大學起,就有必要指導學生關心就業問題,主動收集職業需求的信息,了解社會對人才的素質要求,從而有針對性地學習和實踐,提高就業能力,在畢業期間積極主動出擊,抓住機會,才能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