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類比法在中學物理中的運用(1 / 2)

類比法在中學物理中的運用

教育論壇

作者:簡涵林 雷登玉 陳曉麗

摘要:初中物理教材中,很多的知識是不能用實驗來進行演示的,而對於剛接觸物理這門學科的初中生而言,如果作為老師的我們總是強加塞給學生知識的方法,這樣會使學生很快喪失了學習物理的趣味性和主動性,因為他們的頭腦中裝的物理素材很少。我們應該通過類比法讓概念、模型形象化,隻有形象化得東西被他們感知到,才能有效的被接受和理解。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聲音 類比法 平均速度

一、什麼叫類比法

這兒所指的類比就是借助另一個熟知的事物來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這種方法是從特殊到一般的推理過程。它是根據多個對象之間存在某些方麵的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我們通過推理研究出它們在一個熟知事物上的邏輯規律,從而在另一個事物上得到運用強化的作用。這種方法能夠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我們用具體有形或者我們生活中常體驗過的實例來類比要研究說明的抽象事物或無形而陌生的東西。通過類比運用使同學們對陌生的事物有了一個直接而具體的形象認識。

二、運用類比法形成初中物理概念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當學生麵臨一個極為陌生的抽象的物理概念時,如果老師能夠運用同學們在生活中熟悉而形象化的事物去類比,那麼往往會產生很好的良性循環,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加速認識並形成物理概念。

例如:在學生學習壓強的概念時,課前老師就可以讓同學們先去完成兩個小實驗:①讓同一個人先後穿上平底鞋和高跟鞋站在沙上,觀察腳陷入的情況;②讓一個質量大的同學和一個質量小的同學都穿上平底鞋站在沙上,觀察腳陷入的情況。通過學生自己做過的事情來類比壓強,使學生對壓強這個概念有了一個初步認識和感知,這樣就可以為壓強的概念學習打下好的基礎,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物理的學習情趣。

三、運用新、舊知識的類比引進新的物理概念

例如:在講光時,在這章我們第一節學習的光的反射,然後在第三節學習光的折射時,我們就可以把光的反射拿來與光的折射進行類比:前麵我們學習了光的反射,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光的反射定律,讓一束光斜射入玻璃鏡麵上(在黑板上畫出圖,從而一步一步的回顧出光路圖,得出光的反射定律)。那麼,如果我們把這一個玻璃麵換成一個平靜的水麵,又會出現怎麼樣的現象呢?(同時在黑板上引導畫出光的折射光路圖)此時要講解光的折射時,我們就可以用類比的方法來進行新的物理概念的形成。

如:我們把光反射時的這條光線叫做反射光線,那麼這兒被水麵折射後的這條光線就叫做折射光線;我們知道光反射時反射光線、法線、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麵內,那同學們請觀察實驗,我們怎麼做可以來驗證光折射時是否也滿足這一點呢?我們知道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別位於法線的兩側,那麼觀察一下光反射時也滿足嗎?通過一係列的類比反推,將新、舊知識串聯在一起,學生們很快就掌握記下了光的折射定律。這樣的新、舊知識的類比,給學生以啟示,使學生易於掌握新的知識,同時也鞏固了舊的知識。

四、運用生活經驗與物理規律類比,從而得到強化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生產和學習中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運用我們身邊或學生熟悉的事例進行類比,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們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處處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麵也強化了學生對物理規律的理解和記憶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