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如何操作好對學生的獎勵和處罰
教育論壇
作者:鍾學旺
獎勵和處罰是學校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運用好這兩種手段對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十分有益。學校對學生的獎勵一般來說有優秀學生個人和先進班集體的評選,對學生的處罰有批評、警告、嚴重警告、記過、記大過、留校查看等。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細胞,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要實施者與負責人,把對學生的獎懲與班主任工作掛鉤可以激勵班主任,從而使這項工作實施起來更有效。然而,由於涉及到班主任的利益,而在操作時學校德育處的主導性發揮不夠,又沒有注意發揮班主任與當事學生或班集體的主體性,因此常帶來一些負麵的影響,招致班主任的不解與抵觸。使這項工作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還弄得每年在評優和對學生違紀的處罰工作方麵學校德育處都相當頭痛。因此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操作好對學生的獎勵與處罰。
首先談談如何操作對學生或班集體獎勵。在這個方麵我們比較注重發揮學生與班主任的主體性,注重評選過程本身的育人作用。其實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評選條件,但不少學校沒有注意到操作程序與評分辦法的規範性與科學性。在開學不久,我們就調整出台了《文明班級評選條例》,具體說明了評選的程序、條件、和評分辦法,使班主任與學生對整個過程都相當了解。明確了努力的方向,並注意平時對相關材料的收集與整理,增強了競爭力,使競爭在開學就開始了。下麵我具體談文明班級評選的整個程序。
評選程序依次為:自查、自評階段——申報階段——公示後選班——評審階段——張榜公布評選結果。
(1) 自查自評階段:要求班主任組織本班學生根據評選條例進行自查、自評,總結本班所取得的成績和不足,然後全體討論決定是否參與文明班級的評選。這樣做就將主動權交結了班主任與班集體。
(2) 申報階段:如果全班都決定參與競選,就由班主任或班長代表本班向學校德育處提出正式的書麵申請,並準備好各項資料用資料袋裝好,編上目錄以備檢查。如果德育處在規定時間內沒有收到申報材料,則意味著該班棄權。在此階段,各參評班級都要根據評分辦法算出自己班的得分,並附上相關的證明材料。
(3) 學校德育處接到申報後張榜公布候選班級名單,若在此階段有人檢舉榜上的某個班不符合條件,如一學期內重大違紀超過三人次,則德育處將取消該班的資格。
(4) 評審階段:首先德育處根據參評班級上交的材料和平常的考評對各班進行量化打分。在量化分中還包括班主任本人得分(5%),著重考核班主任的師德、德育科研工作能力和人際關係等。這就把班主任本人的提高與班級的評優捆綁在了一起,促使班主任在班級建設上不斷創新,積極投身德育科研,並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協調各方關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班主任的主動性,促進了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高。同時,量化分中學習隻占了20%,餘下部分分值中過程管理占了很大的比重,這讓那些普通班也有很大的機會獲獎,促使包括優班在內的班主任注重過程管理,而強化過程管理恰恰是我們希望的。量化分打出來後,德育處組織人員調查該班任課教師和同學,之後由申報班級的班主任或班長公開陳述本班的成績與不足,最後由評審小組評審通過,確定最終獲得文明班級的名單。
評出文明班級後,將各文明班級的先進事跡做成展板,在全校展出,並請文明班級的班主任老師在全校班主任會上作報告。這個部分相當重要,它是評選工作的延續,也可以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一來可借此機會進行交流,將經驗傳授給大家,使校內優秀的德育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促進整個班主任隊伍的提高;二來可讓其他落選的班主任心服口服,同時經過參與評比的過程,可以找出本班在班級建設上存在的不足,找到與優秀班級的差距,以確定今後的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