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文學素養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語言文化
作者:龔秋萍
摘要:本文針對師範類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文化素養水平,從文學素養培養的角度對其現狀進行了分析,然後從素質教育、典範理論教育思想以及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等多角度指出師範類中文專業學生文學素養教育的必要性,並對其改善方法進行了理論和實踐上的探索。
關鍵詞:文學素養;師範類;現狀;提升策略
文學素養是指文學素質和文學修養,是人在文學積累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反映人文學知識、文學品格和文學修為。文學素養教育是在文學教育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對個體文學修養、身心發展、心理行為等方麵的綜合影響力。它通過教育觀念和個性、教育理論知識、和教育能力技巧等方麵等方式提升被教者的文學素養。它是提高全民綜合素養的前提,隻有文學素養教育搞好了,才能進一步提升全民素質。
一、高師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文學素養的現狀
直麵文學教育的現狀,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就是中學語文教師文學素養普遍偏低,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症結就是在校師範類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整體文學素養下滑。就此問題,筆者通過問卷調查、走訪的方式,對重慶幾所師範院校在校師範類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其存在以下幾方麵問題。
1.文學基礎知識麵窄,基本功不紮實
根據對問卷調查的總結歸納,筆者發現,受調查學生的專業知識非常有限,閱讀麵較窄、閱讀量較少。很多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和現當代文學的作品不太熟悉,甚至一些基本的文學常識也隻能選擇“沒讀過”“不知道”選項。在關於閱讀習慣的調查中,大多數學生選擇了“漫畫”“武俠”等流行文學,80%左右的學生是按照自己的喜歡來選擇文學作品。在訪談的過程中筆者了解到,在中文專業的文學類課程的教學上,教師一般都會開列一些必讀書目供學生閱讀,但大多數學生閱讀書目上的作品的目的很直接,就是應付考試,即使有些文學閱讀也隻是走馬觀花,沒有投以足夠的重視。很多學生對於現在文學發展的水平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覺得文學發展與自身生活無關。
2.部分學生在理想追求上物質化、遊戲化,功利主義嚴重
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也日益豐富,各種精神產品層出不窮,全新的視聽藝術衝擊著人們的感官,各種社會潮流、人生理念也衝擊著大學生的心靈。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商品經濟的高速發展,學生們更傾向於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忽略了心靈培養。在精神產品的追求上趨向於遊戲化、趣味化,不讀經典作品、不讀原作,喜歡快餐文化、速食文化、網絡文化。在調查中,筆者發現,很多大學生在選擇文學讀物的時候熱衷於色情、迷信、暴力、血腥、恐怖等低級內容,追求輕浮的文字、扭曲變態的情感,追求觀感和生理的刺激。
3.對於漢語言文學專業師範生而言,師範類專業素質較差
隻有具備良好的師範生素質的人才能在教育崗位上施展拳腳,才能較好的完成教育工作。但是在訪談中筆者發現,作為大三的師範類學生,很多大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較弱,說話無邏輯、無重點,詞彙量非常有限,經常一個詞語在簡短的訪談中反複出現。對於師範生而言,文字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協調能力、耐挫能力是工作的需要和要求,提高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閱讀。
二、提升高師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文學素養的意義
1.有助於增強提高大學生文學素質的途徑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文化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有效提高文化素質的方法之一就是重視文學素養教育。文學素養能陶冶思想情操、能幫助師範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對文學經典的學習,通過對先哲智慧的學習,通過對民族精神的傳承,有利於大學生升華人格、提高境界、振奮精神,也有利於大學生開闊視野、振奮精神、激發創新思維,對於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麵寬、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是一條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