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事件後官方聲明人際意義的跨文化建構
經法縱覽
作者:李想
摘要:不同文化語境下,對人際意義的建構受到源語篇說話者、目的語聽話者和譯者三方因素影響,翻譯的過程就是人際意義的跨文化建構過程。本文對馬航事件後3月25日馬航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聲明源語篇與譯文的情態係統進行對比分析,探究情態人際意義的異同,從實踐層麵為該類語篇譯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人際意義;翻譯;跨文化建構;官方聲明
1. 引言
馬航MH370號航班2014年3月8日在執行由吉隆坡飛往北京途中與管製中心失聯,這一事件受到世界各地人民關注。3月24日馬來總理宣布MH370在南印度洋墜毀,次日馬航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發布聲明。作為突發事件後發表的官方聲明,其目的不僅在於安撫遇難家屬情緒,穩定社會輿論,更在於講話者試圖與聽話者維持人際關係以協商實現後期賠償等事宜,因此人際意義的實現對於這一類型的語篇尤為重要。講話者如何依據情態係統達到正麵影響輿論的交際目的,譯者又是如何將講話者所表達的人際意義通過目的語情態係統進行跨文化建構,值得語言學及翻譯學習者關注。
情態是實現語篇人際意義的重要手段,是講話者對命題或議題的態度、觀點。筆者選用聲明原文及大馬交通部官方微博提供的譯文作為研究語料,對源語篇及譯文中小句進行劃分,從情態角度對人際意義實現手段進行了對比分析,旨在描述和探究其人際意義跨文化建構的實現手段及意義。
2. 源語篇人際意義分析
通過閱讀源語篇我們可以發現,講話者運用多種情態手段實現人際意義。第一,情態動詞的使用:源語篇中情態動詞will的使用頻率最高,結合語境,多用以表達馬航方麵願意承擔責任並履行承諾的意願。請看下例:
(1) But we will continue to support the families as we have done throughout.
(2)When Malaysia Airlines receives approval from the investigating authorities, arrangements will be made to bring the families to the recovery areas if they so wish.
以上幾句中情態詞will的使用伴隨 “continue to support”,“arrangements be made to bring the families to the recovery areas ” 這類描述具體做法的短語,體現馬航在宣布失聯飛機墜毀後仍向遇難者家屬提供支持的承諾,試圖塑造馬航在突發事件後的人文關懷精神。並且,我們可以注意到,這些句子以 “we”或 “Malaysia Airlines”作為語法主語,可以看出will承載講話者主動承擔責任,而非來自外界壓力的做法。
第二,情態副詞的使用,源語篇中多處使用情態副詞表達講話者對命題合意性的判斷:
(3) While not entirely unexpected after an intensive multi-national search across a 2.24 million square mile area,this news if clearly devastating for the families of those on board.
例(3)中,馬航公司董事長表明飛機墜毀對於乘客及機組的家屬來說一定是沉重的打擊。此處使用了情態副詞“clearly”表達對遇難者家屬悲傷情緒的判斷持肯定態度,這種認同聽話者情緒的言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拉近講話者與聽話者的心理距離,使講話者與聽話者看起來處於同一立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