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預防離異家庭孩子犯罪對策之探討(1 / 3)

預防離異家庭孩子犯罪對策之探討

經法縱覽

作者:張宇嫻 郭大坤 秦誌斌

摘要:當前,中國的家庭卻越來越不穩定,離婚率越來越高,這種高離婚率所引發的諸多問題中,最為嚴重的就是孩子的教育監管問題,大部分離異家庭的孩子由於缺少監管,很容易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從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離異家庭孩子犯罪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需要相關部門高度關注,建立長效機製以預防這個特殊群體走上犯罪歧途勢在必行。孩子的未來就是國家的未來,隻有孩子們健康成長,國家才能充滿希望與朝氣,社會才能和諧。結合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減少甚至杜絕離異家庭孩子的犯罪,至少要築建好家庭、學校及社會三道防線。

關鍵詞:離異家庭;孩子犯罪

案例一:2011年12月26日,在贛縣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李某犯罪時隻有17歲。正是花季年齡的他,由於父母離異後無人看管,整天沉迷於網吧。最後由伸手向家裏要錢發展到實施搶劫。經查,李某多次在校園門口對中學女生實施搶劫或者強奸。①

案例二:2012年11月,富裕縣15歲少女李玥,與同父異母的弟弟李濤因看電視發生爭吵,被弟弟推搡頭部撞到牆上,繼而暴發了多年來埋在心底對繼母和弟弟的怨氣,采用非常殘忍的手段將親弟弟殺死,於2012年11月4日被公安機關在富裕縣抓獲,法院根據相關法律一審判決李玥有期徒刑13年。②

一、我國當前離異家庭孩子犯罪的現狀

以上兩個案例,隻是眾多離異家庭孩子犯罪的一個縮影。據民政部統計,從2008年至2013年短短5年時間,我國離婚率增長近40%,2012年我國總登記結婚人數為1323.6萬對,登記離婚人數為310.4萬對,“離婚率”為24%左右。③這種高離婚率所引發的諸多問題中,最為嚴重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大部分離異家庭的孩子由於缺少監管,很容易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從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荷蘭研究者瑪麗姬·範德拉克特對犯罪行為遺傳現象進行調查後得出這樣的結論:父母離異家庭的孩子犯罪率高出同齡人的3倍。④下麵三組權威統計數據證實了“我國當前離異家庭孩子犯罪率極高的現狀。”

數據一:2007年,北京市海澱區法院對100名少年犯的抽樣調查顯示,有近60%來自於離異家庭。⑤

數據二:2008年,東台市人民法院對近三年以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進行比較分析,發現單親家庭子女犯罪案件的總量和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比例均在逐年增加。三年來該院共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53件366人,離異家庭子女犯罪的案件分別占當年少年刑事案件的44%、51%和53%。⑥

數據三:2009年以來,無錫市濱湖區檢察院共辦理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69件126人,占未成年人犯罪總數的88.1%。從該院辦案情況來看,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2009年為7件17人,2010年為13件24人,2011年為16件32人,2012年為33件53人,增長率分別為41.2%、33.3%、65.6%。⑦

二、離異家庭孩子犯罪的原因

通過調研發現,離異家庭的孩子容易犯罪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心理因素。絕大部分離異家庭的孩子,心理上很容易失衡、自卑,甚至仇恨父母,消極厭世,他們通過上網玩電腦遊戲、偷看不健康的圖書或錄像來麻痹自己,繼而漸漸失去判斷是非的能力,當有人誘惑,或是物質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很容易就走上了犯罪歧途。

(二)家教因素。家庭是個人生活和成長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的好壞,父母道德品質的優劣以及教育方法是否得當,對子女的心理、品德、愛好、理想和行為舉止都有著極大的影響。絕大部分離異家庭的孩子,因為家庭教育欠缺或是方法不當,是導致其犯罪的一個重要因素。相比於正常家庭,絕大部分離異家庭的孩子接受的教育都是偏離正常軌道的。離異前夫妻關係一般都很緊張,無暇顧及孩子的內心世界,不能給孩子一個和諧健康的生活環境,離異後,有的父母因虧欠孩子的心理,縱容嬌慣孩子,有的父母視孩子為累贅,還有的父母離異後重組家庭使孩子遭受虐待,如案例二中的少女李玥之所以犯罪,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多年來受夠了繼母與弟弟的氣,當有導火線被點燃,埋藏在內心的怨氣就像火山一樣暴發,這個小女孩立刻失去理性,殘忍地殺害了弟弟。案例一中的少年犯李某,也是因為父母離異,缺少家庭教育,父母與學校缺少溝通,不了解他的表現,從逃學開始,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