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方法論研究
社會視野
作者:錢誌越 費堅
摘要: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之一,毛澤東同誌為主要領導的早期共產黨人,長期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態度和方法堅持不懈的走革命和發展的道路。這樣一種不光在工作中,也從土地革命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直到解放以後一直在軍隊中展開,促使我們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和優良作風以及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戰鬥的卓越品質。在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時期,群眾路線思想依然成為中國共產黨發揮領導作用、帶頭作用,作為執政黨領導國家走向富強文明的有力武器。
關鍵詞:群眾路線;中國共產黨;思想;方法論
一、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來源
首先,中國古代是沒有“人民群眾”這個概念的,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群眾的概念,是一個政治概念,是一個從社會曆史主體視角研究社會結構時使用的一個整體性概念,而不是一個法律概念,不同於“公民”這樣一個準確的法律概念。馬克思認為人民群眾既是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最重要的是,他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其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馬克思主義中提到的人民群眾概念的進行了繼承和發展,例如列寧創立和領導的蘇聯布爾什維克黨、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和古巴共產黨等馬克思主義政黨都進一步確立了群眾觀點。出身農民家庭的毛澤東,對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具有獨特的深刻理解。對於人民群眾的作用,他曾經有過這樣的論述:“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麼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他在《論聯合政府》報告中,更是用富於激情的語言指出,“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他曾經把人民群眾比作“上帝”,指出“現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國主義,一座叫做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早就下了決心,要挖掉這兩座山。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不斷地工作,我們也會感動上帝的。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全國人民大眾一齊起來和我們一道挖這兩座山,有什麼挖不平呢?”在整個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他之所以能夠以非凡的膽略發動和依靠億萬人民群眾戰勝艱難險阻,在貧窮落後的東方大國實現我黨的偉大構想,就是源於他這種基本立場和觀點的。
最後,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眾所周知,工人階級是無產階級,是廣大受剝削和壓迫的人民群眾的代表;同時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就是群眾的代表。所以,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期成員,最終決定了毛澤東群眾路線的方法論。
二、 人民軍隊群眾路線思想的內容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之一。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鬥爭中形成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講的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點,是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如果說一切為了群眾講的是目的,就是為什麼要這樣做,那麼一切依靠群眾則講的就是手段的問題,就是如何去做、采取什麼方式去做的問題;這是因為:第一,一切為了群眾,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是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第二,一切為了群眾,就必須對人民負責,善於為人民服務。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第三,一切依靠群眾,首先要相信群眾能夠自己解放自己。要尊重和支持人民群眾的革命首創精神;一切依靠群眾,既要反對命令主義,又要反對尾巴主義。第四,一切依靠群眾,就應該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應該善於從群眾的議論中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針和政策。第五,一切依靠群眾,必須在一切工作中發動群眾、組織群眾。要在新形勢下努力創造發動與組織群眾的新方式、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