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地震應急救援中傷員轉運方法
學術展台
作者:楊誌強
摘要:麵對嚴峻的地震災害形勢,黨和政府非常重視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社會和公眾更加關注震災之後人民群眾的安危。如何使震中受傷的人民群眾迅速脫離險境,安全轉運到救助地點,實施救治。本文通過徒手轉運、器材轉運兩個方麵,探討了應急救援隊在地震應急救援中實施傷員轉運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地震;救援;傷員;轉運;方法
傷員轉運是指在地震災害應急救援中,應急救援隊對受傷人員進行初步救助並將其從危險區域轉移至安全區域的行動,它貫穿整個救援過程。在救援中,通常先整理傷員,確認傷員意識是否清醒,受傷部位,檢查呼吸、心跳,視情況調整傷員姿勢,進行簡易處理,爾後,根據傷員不同的傷情,實施傷員轉運。在這裏,主要探討傷員轉運的方法,傷員轉運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徒手轉運;二是器材轉運。在實際救援中,救援隊員要靈活運用這些轉運方法。
一、徒手轉運
在地震災害救援現場,因廢墟結構不穩或餘震頻繁發生,救援隊員應立即將傷員轉離危險區,但是經常來不及準備救護裝備器材,對於傷情不嚴重的傷員,通常采用徒手將傷員迅速轉運。徒手轉運通常分為單人徒手轉運和雙人徒手轉運。單人徒手轉移傷員有兩種方法,掮法、抱法、拖行。雙人徒手轉運分為椅托式轉運和拉車式搬運。
(一)單人徒手轉運
1.掮法
掮法通常在傷員需要緊急轉運且沒有骨折脫臼、胸部無損傷的情況下實施。此法轉運傷員速度快,耐力長,便於觀察、尋找轉運傷員的行動路徑。動作要領是:救援隊員將傷員扶起後,雙腿屈曲,將傷員的胸、腹部置於隊員的肩部上,左手抱住傷員的右手臂,右手抱緊傷員右腿,站起行進。
2.抱法
抱法主要針對體重輕,身材較小的傷員。此法簡單便捷、易於操作。動作要領是:救援隊員先將傷員單臂搭於肩上,一手托起傷員背部,另一手托起傷員下肢抱起行進。
3.拖行
拖行主要適用於狹小空間中轉運平躺或者處於坐位的傷員。轉運狹小通道中平躺的傷員時,由於通道狹小,有時僅容1人通行,轉運比較困難,救援隊員要根據現場周圍環境對傷員進行拖行,其動作要領是:救援隊員將雙手置於傷員肩部下,抓住其衣物,並用兩前臂拖起傷員頭部,向出口方向拖拉傷員,若通道不平,可在傷員身下墊木板或者用擔架轉運傷員;轉運狹小空間中處於坐位的傷員時,由於作業空間小,移出傷員難度大,救援隊員要根據現場條件拖行,其動作要領是:救援隊員先將傷員的雙腳移出至營救出口處,用身體貼近傷員,再用靠近出口一側的手從傷員出口側的腋窩下穿過,支撐傷者下頜,並將傷員頭部輕輕向後放置於救援隊員肩上,盡可能保持頸部直立,用另一隻手從傷員另一側腋窩下伸出,抓住傷員出口側手腕,將傷員移至安全地域。
4.背負
背負主要適用於可站立或坐下的傷員,但不適用於手臂骨折者。此法便於隊員觀察周圍情況,快速轉運。動作要領是:救援隊員扶傷員站立,背對著傷員,將傷員的兩隻手臂搭在自己的肩膀上,使其兩手腕在胸前交叉,握住手腕,使傷員的胸部緊靠於自己的背部,用兩手分別抱住傷員的左右大腿,調整、轉運傷員。
(二)雙人徒手轉運
1.椅托式轉運法
椅托式轉運法通常適用於有一定知覺和頭腦清醒但不能行走的傷員,但不適用於頸椎受傷者。此法便於隊員觀察傷員及周圍情況,通常分為雙手搭人椅轉運和四手搭人椅轉運兩種方法,當傷員不能支撐上身時,通常采用雙手搭人椅轉運,其動作要領是:兩名救援隊員分別蹲在傷員兩側,一名救援隊員的右手和另一名隊員的左手手指彎向掌心成鉤狀,相互抓牽,形成一個座,托於傷員臀部,兩人分別用另一隻手相互抓牽,支撐傷員的背部,傷員兩手分別搭於救援隊員肩部,托起傷員行進;當傷員的手及手臂能支撐上身時,可采用四手搭人椅轉運,其動作要領是:救援隊員手心朝下分別用右手握住左手腕,環繞傷員的腿部,左手相互握住對方的右手腕,將傷員的兩手臂搭於救援隊員的肩部,抬起傷員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