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說:“大王,據探,蚩尤此番發來十萬大軍,直指夙沙,來者不善。臣以為他這是夜貓子進宅——不懷好心,肯定是為我國寶而來。”
武將不服氣地說:“大王,兵來將擋,水來土遁。他們倘若圖謀不軌,搶我國寶,我等前往滅之。”
文臣說:“據臣所知,蚩尤兵多將廣,尖兵利器,席卷千軍,橫掃東南,統占了不少地方,我夙沙一個小小的島國恐怕不是對手。”
武將說:“你不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我夙沙國固然兵少將弱,但占著天時地利人和。大王,你看,我夙沙國四麵環海,且島中山高路險,林森洞密,能攻易守,進退自如。可以說,一人把關,萬夫莫開,即便他蚩尤有十萬人馬進入我島中,也是有來無回。”
夙沙王點了點頭,說:“嗯,言之有理。王後,你看呢?”
鹽兒說:“大王,妾以為文官武將說得都有道理。”
“此話怎講?”
“蚩尤大兵壓境,必然是奔我國寶而來。”
“嗯。”
“雖然我夙沙國占著天時地利,但是,我夙沙國人單力薄,硬抗,絕不是他們的對手。”
“依你之見呢?”
“和。”
“和?”
“對,和。”
武將插言說:“他們若是要霸占我夙沙國寶呢?”
鹽兒說:“給他。”
夙沙王不解,反問說:“給他?”
鹽兒說:“是啊,給他。”
武將反對說:“我不讚成王後的意見!我夙沙的國寶,憑什麼平白無故地給他蚩尤?”
鹽兒說:“不是平白無故。我國寶也不是白白送給他們,而是跟他們交換東西。”
夙沙王問說:“交換東西?交換什麼東西?”
鹽兒說:“稻黍和利器。”
文臣說:“那是他們的國寶,怎麼可能跟我夙沙交換。”
武將說:“他們倘若不交換呢?”
鹽兒說:“ 他們不交換,夙沙也不給他國寶。”
武將說:“對呀,他要,你不給,那不還是要打仗。”
鹽兒說:“不打。”
武將問說:“不打?”
鹽兒說:“不打。”
武將說:“這怎麼可能?”
夙沙王問說:“王後有何高招?”
鹽兒說:“大王,蚩尤此行,若是奔國寶而來,我夙沙若將國寶藏之洞中,他們便無法得到。夙沙洞多林森,尤其是龍潭洞,更是藏兵之處。蚩尤若動武,我生民隱於洞林中,與其周旋。島小,他們人多,無吃無喝,再加上我等騷擾,他們必然損兵折將,無法堅持,最後隻好退出島外。”
夙沙王說:“既然如此,那就不需要和呀。”
鹽兒說:“大王,隻要有海,我等國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是,夙沙沒有土地,種不出糧食,沒有利器,軍隊無法強大,而蚩尤有的是土地和利器,倘若能和蚩尤結盟,用夙沙的國寶,換蚩尤的國寶,豈不是兩全其美?”
夙沙王喜道說:“善哉,妙招!眾愛卿——”
眾官員齊聲答說:“在!”
夙沙王命令說:“速將國寶藏匿起來。”
眾官員道說:“遵命!”
夙沙王又吩咐說:“讓生民找好藏匿的地方,尤其是女人和兒童。”
眾官員道說:“是!”
鹽兒忙攔住眾人說:“等等——”
夙沙王問說:“王後還有何話說?”
“大王,夙沙不是被動的藏匿。”
“此話怎講?”
“國寶藏之,是為了交換;生民藏之,是為了保存實力。但是,在沒交戰之前,我夙沙須彰顯國威。讓蚩尤知道,夙沙國不是一條小魚,想捉就捉,而是一條大鯊魚,也是要吃人的。”
“如何彰顯國威呢?”
“大王,妾以為島的四周,可設上陷阱,埋伏弓箭手,但是,這陷阱和弓箭手有意無意地要讓他們看到。島的四處叢林或山坳處豎起旗子和梭鏢,執旗或梭鏢之人均用老人或婦女或兒童,但是,這些人不可暴露。這樣做是為了充數,顯示我夙沙兵多。當然,一旦交戰,他們便迅速藏進洞中,能戰則戰,不能戰就相互保護。大王再組織三百威猛勇士,護衛左右,以防不測。其他勇士持槍執棍,張弓搭箭,全部守衛險要之處,這些勇士都要讓蚩尤看到,不過,每位勇士一定要進退有餘,攻守自如,既要不怕犧牲,又要注意保住生命。總之,一切按大王的眼色行事。”
“眾愛卿意見如何?”
眾官員道說:“王後英明。”
夙沙王說:“寡人有言在先,膽怯退縮著,斬;魯莽從事者,斬;不按寡人眼色行事者,殺無赦!”
眾官員道說:“遵旨!”
夙沙王吩咐說:“設好祭壇,擺上供品,寡人要祭祀東海龍王,求他保佑我夙沙平平安安。”
眾官員答道說:“遵旨!”
蚩尤的大隊人馬湧至夙沙國的大海對岸。
蚩尤下令安營紮寨。
大帳內,眾將士圍著蚩尤商討夙沙奪寶之戰。
蚩尤問說:“給夙沙王送信的回來了嗎?”
鳩僚說:“剛回來,大王。”
“夙沙王怎麼講?”
鳩僚說:“他當然不歡迎我等前去。”
蚩尤一聽有人不聽話,馬上火就冒出來了說:“不歡迎?滅了它!不就是個彈丸之地嘛,我蚩尤不要那家夥歡迎!”
神荼勸說:“大王,夙沙周圍都是大海,我九夷將士,多是平原漢子,雖然久經疆場,但沒有海上作戰的經驗,攻打夙沙,需慎重行事。”
鬱壘說:“攻打夙沙,首先戰馬就不能出征,隻能步戰。大王,步戰不是我等強項,何況,他們在暗處,我等在明處,硬攻是要吃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