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說:“小子,天容我,地助我,你想擠死我,真是白日做夢!你他娘的三招過了,如今該輪到我了。”
昌意見勢不妙,顧不得別人,扯起身邊的女嫗,騰空而起,恰巧天上有群大雁飛過,他也伸出翅膀,變成大雁,慌忙忙向軒轅部落飛去。
蚩尤身邊的鬼箭弦膠看得真切,立馬拉弓搭箭,那是響箭,箭在空中傳來一串響聲。昌意被射穿右膀,他搖晃了幾下,忍住傷痛,仍在飛行。
蚩尤對鬼箭弦膠大罵說:“你不說是毒箭嗎?怎麼沒把那小子射下來!”
鬼箭弦膠說:“他飛不了幾步,很快就會掉下來的。”
昌意並沒有掉下來。
鬼箭弦膠隻得再次拈弓,射出了第二箭。這次,隻見那箭嗖的一聲,直奔昌意的心髒穿去。天空中頓時傳來淒涼悲哀的一聲慘叫,一隻大雁從遠遠的天上掉了下來。
相親的男女,看昌意被射落,想去搶救,卻被蚩尤攔住。
盡管他們也有一點功夫,但哪是蚩尤的對手。還沒等蚩尤出手,軒轅部落的八名男子就全被殺光了。那八名顫顫驚驚的神農姑娘,就像誤入狼窩的八隻小綿羊,也隻能聽憑蚩尤宰割。
蚩尤的這次騷擾,就像導火索,引發了中國上古社會第一場驚天動地、鬼神助陣的戰爭。
有熊國的野外,碧綠的桑林,一望無際。豔豔的桃花,漫山遍野。
嫘祖和部落的姑娘們正在忙著采桑。
他們一邊采桑,一邊唱著愛情歌曲。
黃帝帶著一幫文臣武將巡視,來到桑林。
此時黃帝身逾九尺,雙重下巴,挺直的耳朵,長長的胡須,彎彎的鼻翼,平正的眼眶,額頭高大,額骨中央隆起如日,眉骨突起。頭戴衝天冠,腰束碧玉帶,身穿赭黃袍,足踏麻線履,腰掛礫石劍。
看到歡樂的采桑姑娘,聽到動人的歌聲,黃帝和文臣武將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采桑的隊伍裏。
突然,常先喊道說:“大王,太子昌意躺在這兒呢,啊呀!他負傷了。”
黃帝慌忙趕到跟前,一看,太子昌意和一個姑娘緊抱在一起,躺在桑樹下,昏迷不醒。忙喚眾人架回宮中。
嫘祖心疼地替太子昌意清洗傷口。
俞附趕到太子昌意跟前,精心檢查一番後,不待黃帝應允,馬上進行剖腹治傷療毒。
(這是中華遠古第一列成功的外科手術範例!後來俞附成為黃帝外科主管大臣。百姓尊為神醫。600年前,大長今為病人動了一次手術,被譽為韓國第一例外科手術,與5000年前中國的俞附相比,竟落後了4400多年。)
黃帝問俞附說:“太子傷成這樣,你竟自作主張,開腸破肚,萬一救不活他,你就不怕被問罪下獄?”
俞附說:“大王,當醫生的首先要忘掉自己。隻有忘我,才能救人。身為醫生,如果不能做到舍身救人,那還能算醫生!”
三天之後,太子昌意神奇般地醒了過來。
昌意問正在照料他的嫘祖說:“母後,女嫗呢?她要緊嗎?”
嫘祖流著淚笑說:“孩子,她沒事,已經送她回家了。”
“部落的那些兄弟呢?”
嫘祖很傷心說:“唉,都被殺了,蜀山國來的那些女孩全被搶走了。”
黃帝聽說昌意醒了,也來到病床前。
昌意欲起身迎接父親,被黃帝止住。
昌意流淚說:“父王,孩兒無能,沒把亂臣賊子蚩尤殺死——”
黃帝疼愛地撫著昌意的頭說:“我都知道了。如今我正在商議如何鏟除蚩尤呢,你好好養傷吧。”
聽說蚩尤又來騷擾阪泉,黃帝便讓常先請來華蓋、炎帝、西陵王、彤魚女王、鵟鷹王、兔家兄弟等部落首領,共同商議討伐蚩尤之事。
此刻,有熊國議事大廳裏,黃帝和諸位部落首領正在商議軍機大事。
常先說:“蚩尤那狗賊,對弱小部落,燒殺搶掠,奸淫邪道,搞得各部落雞犬不得安寧,如今又搶占阪泉,軒轅大王,不除蚩尤,人心難平啊。”
大鴻說:“常將軍所言極是,光靠忍讓不行,得靠手中的刀槍說話才是。這些年來,先王對蚩尤一再實行寬柔政策,結果如何?他們仍然我行我素,不鏟除能行嗎?”
兔大王說:“我跟蚩尤打過幾仗,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們與苗蠻結盟,地大物博,財力雄厚,兵多將廣,尤其是蚩尤兵器精良。他們是鐵器,我等是木棍石頭,實力不相當。硬打,老百姓受苦受難;軟談,若能成功,百姓尚可免受戰爭之苦。依我之見,還是談判為上。實在不行,再打也不遲。不就是阪泉那塊破地嘛,給他是了,用那點破地,換取部落平安,也是值得的。”
西陵王反對說:“我不讚成兔大王的說法。阪泉是中原通往大草原的咽喉,那裏水美草肥,且有日行千裏的神馬,況且,我等部落,位於黃河中上遊,在八卦方位屬於開門,阪泉在東北方,在八卦方位屬於生門,隻有占領阪泉,才有生存大權。沒有生存之地,豈能平定天下?”
鵟鷹王說:“武器固然重要,但是戰爭的勝負,還是在於人。我等一次次談判,一次次忍讓,道理講了很多,他們根本不聽。蚩尤需要的是天下的土地,是天下的女人!而不是部落的道理;蚩尤害怕的也不是部落的道理,而是部落的石刀木棍。隻有戰勝他們,才能求得和平。大王,我等應該牢記,和,是打出來的,而不是談判談來的!更不是靠忍讓換來的!”
彤魚王仰天長歎說:“是呀,如果我等忍讓,讓蚩尤掌管天下,民眾就要受苦。姑息遷就蚩尤,就是養寇為患。這種情況是不能再容忍下去了。”
炎帝說:“我不反對戰爭。但是,為了部落的利益,為了國家,我等要知己知彼,不能打沒把握之仗。以現在形勢看,你我雖然陳兵百萬,但裝備太差,能師良將太少,到了前方,撐不得他們一擊的。”
黃帝說:“榆罔兄所言極是,知己知彼,方可勝 劵在握。我軍雖眾,但缺乏將相,裝備也落後於對方,但是,我們可以補充裝備,選拔將相。昨天夜裏,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大風吹走天下的塵垢,一個人手拿著一張弓,正驅趕著數萬隻羊。這是不是上天給我們什麼預兆?華先生,你能破解這個夢嗎?”
華蓋說:“大王,風,號令而為主;垢,是土解化清。千鈞之弩,是希望為能致遠,驅羊數萬群,是牧人為善。上天是告訴我們,天下有這兩個人能來扶助大王決戰蚩尤呢。”
黃帝自言自語說:“天下真有風後、力牧這兩個人嗎?”
翌日。
黃帝帶著眾人,按上天指示的方位,外出尋找夢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