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十九 回 槐樹下青年男女忙相親 山野外昌意蚩尤兩相拚(3 / 3)

在遠古的田野裏,風 後一邊鋤地,一邊唱歌——

上天圓圓,

下地方方。

生逢斯世,

得遇明王。

黃帝來到田頭,風後裝作不知,隻顧自己鋤地。

黃帝站在不遠處,對風後打量了一番,隻見此人五十多歲,長發銀髯,仙風道骨。便說:“這個人雖說是個鋤地的,但儀表堂堂,文質彬彬,並非平常之人。常先,大鴻,你去問問那位老者是何方人氏?姓啥名誰?看看是不是我們要找之人。”

常先、大鴻領命,來到風後跟前。

常先深施一禮問說:“先生,你是這裏人嗎?”

風後並沒有停下鋤地,說:“你走你的路,我幹我的活,你問我是哪裏人幹什麼?”

大鴻不怕碰釘子,說:“先生,我家大王想知道你的尊姓大名。”

風後說:“草木之人,名不傳世。”

常先和大鴻還想追問,風後根本不再理睬。兩人討了個沒趣,隻得回去告訴黃帝。

黃帝說:“這位老者很可能就是我要找的賢者,我親自去見他。”

黃帝下馬,走到田頭。

風後並不起身迎駕,而是坐在田頭玩起五子棋來。棋盤便是大地,棋子就是兩種不同顏色的石頭。

黃帝感到好奇,便問說:“這位老者,你怎麼自己跟自己下棋呀?”

風後頭也不抬說:“自娛自樂唄。”

黃帝說:“自己跟自己下,勝負還不是自己嗎?”

風後說:“世上許多事不都是取決於自己嗎?勝在自己,敗亦在自己。你看這棋——(邊走棋邊說)先手要攻,後手要守,以攻為守,以守待攻。守取外勢,攻聚內力,八卦易守,成角易攻。阻斷分隔,穩如泰山,不思爭先,勝如登天。初盤爭二,終局搶三,留三不衝,變化萬千。多個先手,細算次先,五子要點,次序在前。斜線為陰,直線為陽,陰陽結合,防不勝防。連三連四,易見為明,跳三跳四,暗劍深藏。己落一子,敵增一兵,攻其要點,守其必爭。勢已形成,敗即降臨,五子精華,一子輸贏。”

黃帝聽他話裏有話,便說:“先生真乃棋中高手,佩服,佩服!請問老人家尊姓大名。因何隱居於此,不出來替天行道?”

風後說:“老漢姓風名後,才疏學淺,不堪世用,隻能在這兒除草種地下棋罷了。”

黃帝一聽,正是夢中之人,大喜說:“老人家,我乃軒轅氏,你願意隨我征討夷蠻蚩尤嗎?”

風後哈哈一笑說:“我就知道你是軒轅大王,老朽在這裏已經等候大王多年了。”

黃帝將風後請回宮中,又四處尋訪夢中的力牧。

這天,正行間,一條斑斕猛虎攔住了去路。

危難之際,隻聽得一聲斷喝說:“畜牲,不得驚駕!”

老虎乖乖地趴在路旁,對黃帝行注目禮。

緊接著,從樹林裏走出一個砍柴之人,此人身材魁偉,膀粗腰圓,背插弓箭,手拎著一根紫藤短木棍,少說也有二百斤重。

他就是力牧。不過,他趕的不是一群羊,而是一群老虎。

老虎訓練有素,身上都替力牧背著木柴。

力牧躬身施禮說:“不知大王駕到,草木之人力牧有失遠迎,萬望恕罪。”

黃帝又驚又喜,問說:“你就是力牧?”

“草民正是力牧。”

“這些老虎都是你訓練出來的?”

“是的。”

“願意帶著你的老虎跟我討伐蚩尤嗎?”

“為大王效勞,鏟除蚩尤這個禍害,是力牧最大的願望。”

黃帝命力牧隨駕回有熊國軒轅城。

次日升殿,文武朝賀完畢後,黃帝命宣風後、力牧上殿。

黃帝對兩邊文武大臣說:“風後、力牧是上天賜給我軒轅征討蚩尤的,我現在封風後為軍師,力牧為元帥,常先為左路主帥,配以鵟鷹王、彤魚女王為副帥,大鴻為右路主帥,兔大王、女節為副帥,兵分九路攻擊蚩尤。嫘祖配合西陵王負責糧草供用,榆罔大王統管後方,並配合岐伯,負責治療傷病員。”

炎帝說:“後方之事,你隻管放心,我一定做好,你在前方,可要多多保重。另外,我宛丘國的大將王亥最近訓練了一支火龍駒隊,——這是中國的第一支騎兵。也調歸你使用,以防不測。”

黃帝很是感動。

炎帝問說:“軒轅大王,打算何時發兵?”

“三天之後。”黃帝問,“請你和西陵王準備好糧草。”

炎帝說:“我會準備好的。”

夜。

後宮,月影移窗。

黃帝正在習武,風後求見。

黃帝問說:“先生,這麼晚了,何事找我?”

風後說:“大王,臣想舉薦一人?”

“何人?快快說來。”

“不知大王可曾聽說過應龍這個人?”

“沒有聽說。”

風後說:“就是當年跟王母娘娘的女兒玉珠公主私通,觸犯了天條,被玉帝鎖在昆侖山上的應龍。”

“哦。”

“有他當大王的先鋒,對討伐蚩尤是大有作用的。”

“什麼作用呢?”

“他會興風作浪,推波助瀾。大嘴一張,能泄洪千裏,還不把蚩尤的將士淹死?”

“那是太好了!隻是,——玉帝能放他下凡嗎?”

“大王可以懇求玉帝寬恕他嘛。隻要是為民除害,玉皇大帝一定會同意的。”

黃帝點頭答應,隨即更衣沫冠,令內侍擺案設香,祈求上天。

正在睡覺的玉皇大帝,聽說黃帝正擺案設香求他,隻得起身,按下雲頭,問說:“軒轅何事求我?”

黃帝說:“玉帝,九黎蚩尤,屢屢侵擾我有熊國和其他部落,禍國殃民,想請應龍下凡助我一臂,懇請玉帝應允。”

玉皇大帝掐指一算,說:“應龍劫數已盡,可以下凡助你。不過,應龍眼睛當年被我治瞎,現賜你仙丹一粒,用昆侖山上的雪水化解後,點在應龍的眼上,他就能看見這朗朗的乾坤了。另外,再賜你一把扇子,見到應龍後,對鎖他的神鏈扇幾下,那神鎖鏈就會自動解開。應龍可以跟你們一塊去捉拿蚩尤,但是,你要管緊他,不允許他再和玉珠公主接觸。”

黃帝得了玉帝的恩準,既高興,又犯難,昆侖山千裏之遙,如何能盡快地將他接來?

風後說:“大王,我聽說你和老金神雕是神交,你可以請老金神雕送你去呀。”

“對呀,老金神雕可以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