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後說:“可用山溝裏的小彩石。那些彩石各色各樣,便於計算,也便於收藏。”
黃帝說:“善。隸首——”
隸首說:“臣在。”
黃帝說:“就讓你執掌華夏財物,可否?”
隸首說:“願為大王盡犬馬之力。”
黃帝說:“執掌華夏財物,權利頗大,你務必公平公正,廉潔奉公,不得貪贓枉法,不得營私舞弊,否則,國法不容。”
隸首說:“臣謹記大王聖諭。”
華夏王宮。
黃帝召集眾部落首領、酋長、大王及諸侯。
黃帝讓隸首把新的計算辦法給眾部落講述了一番。
黃帝說:“此法可行否?”
黑牯說:“此法比較公道,不會出錯。”
黃帝說:“你們同意否?”
眾說:“同意——!”
黃帝說:“那就讓隸首即刻實施。”
隸首到河灘揀回很多不同顏色的石頭片,分別放進陶罐裏。
一個月下來,賬目清清淅淅,黃帝大大表揚了隸首一番。
得到大王讚賞,隸首非常高興,記賬愈加仔細認真。
因為貨物逐漸增多,石頭不夠用,隸首便進山裏尋找彩色的石片。
隸首的孩子和一群頑童,見很多陶罐裏邊放著不同顏色的美麗石片,覺得好奇,你爭我看,一不小心,竟將一個陶罐子打碎,石頭片散了一地。
孩子們嚇得一哄而散。
隸首回家見狀,大驚失色。好在打碎的是一個陶罐,若是打碎幾個,那就麻煩了。
隸首蹲在地上,將散落的石片一個個往回拾。
隸首妻子花女一邊幫助丈夫收拾彩石,一邊暗暗思考,突然計上心來。
花女說:“我有一計,可讓石片不會散落。”
隸首說:“何計?”
花女說:“把每個石片鑽一個眼,然後用繩子串起來,就不會散落了。”
隸首說:“著呀!我怎麼就沒想起來呢!”
隸首頓時茅塞大開。
隸首給每塊不同顏色石片都打上眼,用細繩逐個穿起來。每夠十個,中間就穿一個不同顏色的石片,這樣清算起來就省事多了。
一年下來,宮裏宮外,上上下下,再沒有發生虛報冒領和錯帳的事。
可是,部落的貨物品種越來越多,彩石已經無法代替,何況能用的彩石也越來越少,隸首可就犯了難。
隸首上山尋孩子,發現滿山遍野都是成熟的紅粟子。
栗子樹的每枝上邊隻結十顆,鮮紅鮮紅的,非常好看。
隸首順手折了幾枝,拿在手裏左看右看;又想利用紅粟子作算帳的工具 。
這時,岐伯、風後、力牧三個人上山采草藥,發現隸首手裏幾串紅粟子,坐在地上發呆。
風後問隸首在想什麼?
隸首扭頭一看,原是三位老臣,趕忙站起來,把剛才記帳,算帳的想法告訴了三位老臣。
風後說:“我看算帳不要用那麼多石片。隻需100個石片,即可頂十萬八千數。”
隸首說:“先生有何妙計,速速告之隸首。”
野外。
山崖之上。
風後叫隸首把紅粟子全摘下來,又折下十根細竹棒,每根棒上穿上十顆,一連穿了十串,一並插在地上。
風後說:“比如,今天獵隊交回5隻鹿,你就從竹棒上往上推5顆紅粟子。明天再交回6隻鹿,你就再往上推6顆。”
隸首說:“那不行!一根棒上隻穿十顆,已經推上去5顆,再要往上推6個,那就沒有紅粟子可推了。”
風後說:“我問你,5個加6個是多少?”
隸首說:“當然是11個!”
風後說:“對呀!你就該向前進一位。從顆數上看,隻有兩個。實際上是11個數。再有,如果獵隊交回九隻鹿,那你怎麼記算?再進一位;9個加11個是多少?當然是20個。從竹棒上的顆數看;隻有兩顆紅粟子,實際上頂20個數。就是說,每夠十個數, 都要向前進一位。比如,再有獵隊交回80隻鹿,那麼怎麼記算法?20加80,整100數,再進位,竹棒子顆數就成為一個紅粟子。實際上它頂100個數。”
隸首說:“進位後,怎麼能記得下!”
力牧說:“這好辦,進位後,應劃個記號。比如,十個數後邊劃個圈(10);100個數後邊劃兩個圈(100);1000個數後邊劃三個圈(1000);10000個數後邊劃四個圈(10000)。這就叫個、十、百、千、萬。”
隸首明白了進位道理後,信心百倍增加。回家作了一個大泥盤子,把人們從龜肚子挖出來白色珍珠揀回來,給每顆上邊打成眼。每10顆一穿,穿成100個數的“算盤”。然後在上邊寫清位數;如十位、百位、千位、萬位。從此,記數、算帳再也用不著那麼多的石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