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 女巫穀路遇怪鳥鳴怪聲 洞庭山炎帝命喪斷腸草(2 / 3)

倉頡說:“大王,這孩子之病是否乃白澤所言之瘟疫所致?”

風後說:“我看不像。大王,你還記得剛才所見之怪鳥乎?”

黃帝問:“何意?”

風後說:“也許是那鳥在作怪。”

黃帝沉思不語……

倉頡說:“大王,不管什麼所致,以臣之見,先尋草藥治之。”

黃帝說:“善。”

翌日,黃帝讓獸兒采來黨參等醫治昏迷之草藥,煎湯灌喂魟兒。

魟兒病情不見好轉。

黃帝便讓那男子帶著孩子一起去見炎帝。

洞庭熊山腳下。炎帝部落。大廳內。

炎帝榆罔此刻正在人嚐百草,熬藥湯。黃帝的到來,炎帝尤為高興,即刻擺宴款待。

席間,黃帝即興命倉頡演奏《鹹池》。

炎帝聽後,極為讚賞:“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襄六極,妙哉!”

黃帝說:“王兄,孤聞部落有瘟疫流行,不知是何瘟疫?”

“部落曾流行傷寒之疫,我已治愈,隻是如今有幾十個孩子昏迷不醒,一時找不到病因,無法醫治。”

“請教巫師否?”

“巫言魂魄丟失。”

“如何丟失?”

“言道怪鳥所取。”

“是何怪鳥?何故索取?”

炎帝搖了搖頭:“不知何鳥,亦不知何故。”

黃帝問:“王兄如何打算?”

炎帝說:“我想去尋還魂草救治。”

“孤隨王兄一同前去尋找,可否?”

“你一路奔波,甚為辛苦,先歇息幾天再說。”

黃帝說:“好吧。”

翌日,炎帝隻帶一個隨從,離開王宮,進山采集還魂之草。

黃帝則查看孩子的病情,繼續讓常先他們采集黨參等草藥,煎湯灌喂病童。

連續三天,不見炎帝返回。

黃帝甚是掛念,第四天清晨,便讓獸兒出去尋找。

獸兒正準備出門,忽見炎帝的隨從背著炎帝慌慌忙忙趕來,說:“不——不好了,大王中毒了——”

眾人聞聽,慌忙前來看望。

黃帝上前一看,隻見炎帝臉色發青,伸手探探脈搏,已經停止跳動。

黃帝說:“王兄是如何中毒的?”

隨從 拿出一棵斷腸草:“大王就是品嚐這種草而亡的。”

黃帝一看,如岐伯所述,乃斷腸草也。此草之花有點像黃花菜(金銀花),初聞鮮根似乎有芳香之味,繼之則有令人昏迷之感,假若誤食,很快便眩暈、言語含糊、渾身鬆弛無力,緊接著惡心、嘔吐、腹痛、呼吸困難、四肢冰冷、瞳孔放大,如不及時用羊血洗胃,很快便會死亡。炎帝中毒已久,已經無法救活,隻好葬之。時值農曆七月初七。

安葬那天,黃帝先點燃八八六十四堆篝火當做香火,又命九九八十一個部落首領叩拜,然後親自主持祭祀。

安葬那天,不僅人間處處哀痛,就是飛禽走獸也為之悲傷。飛禽王國的大鵬聽到噩耗後,立即召集百鳥商議,如何報答炎帝的大恩大德。原來伏羲氏後,先民搓繩結網,捕捉鳥獸度日。那時所有禽獸整日提心吊膽,日子很不好過。炎帝擔任部落首領後,製耒耜,種五穀,創醫藥,使先民由狩獵生活變為墾殖生活,從此鳥獸才得以休養生息各有生存的天地,為答謝炎帝,所以決定派代表前去吊唁。鵜鶘認為白鶴、大雁去合適,因為白鶴大雁在人類心中有好感,又能長途飛行。大鵬認為有理,就派一隊白鶴和一組大雁,作為飛禽國的特使,前去參加炎帝的葬禮。

祭祀過後,眾人將炎帝靈柩放在木排上,沿洣水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