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品牌延伸如果掌握不當的話,往往會成為陷阱。不僅不能給新產品帶來市場份額,反而損害了品牌的形象。三九集團是以三九胃泰起家的,由於品牌經營的成功,以致於在消費者心目中,999就代表了胃泰藥物。這正是品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爾後,三九集團進行了品牌延伸,先是延伸到感冒靈等藥物,消費者覺得還可以接受,再後來又延伸到了啤酒,胃泰和啤酒在定位效果上是完全對立的。胃泰護胃,飲酒過量傷胃。雖然廣告上說“999冰啤酒,四季伴君好享受。”但消費者端起酒杯凝視999,潛意識裏大概會泛出“心理藥味”的泡沫。喝這樣的啤酒恐怕不會好享受。其實品牌延伸最大的問題是在品牌的定位上容易出現矛盾。一個品牌的成功首先得定位準確,而一個一經成功並在消費者心目中鎖定位置的品牌延伸到另一個產品,恐怕就很難完全符合新產品的特定屬性。娃哈哈最初是一種兒童營養飲品的品牌,它一出現就以鮮明的特色征服了孩子們的心,並迅速紅遍了大江南北。現在又冒出了娃哈哈紅豆沙綠豆沙八寶粥純淨水等產品,這些產品的屬性已偏離了原品牌的個性。從長遠來看,娃哈哈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培養起的信念已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模糊和動搖。
(四)猛打民族牌的誤區
“中國人坐中國的紅旗車”“中國人的生活,中國人的美菱”“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正林瓜子”“中國人自己的口味”“海爾,中國造”響亮激昂的廣告語多少反映了中國企業振興中華的慷慨悲歌,它也顯示出了中國人的自豪。
但是,在即將加入世貿組織之時,單純的打民族牌很容易使品牌走入自我封閉,在舉起民族品牌大旗的同時,還必須以開放的眼光看世界。北京一份調查資料顯示,在北京18到65歲居民中,極端民族主義者占12%,洋貨補缺倡導者占16%,國貨意識從眾者占33%,國貨意識單薄者占40%,這表明北京消費者消費民族主義品牌傾向總體來說較弱,而北京市民政治感在全國城市中最強,在廣州、上海更開放的城市,可能消費民族主義品牌傾向更弱。全球經濟一體化與WTO的加入,中國的企業一定要認識到你的產品將麵向全球的消費,國貨洋貨的概念將逐漸淡薄。強調民族性,隻是一個民族在弱小的階段,渴望強盛與被世界所認同的心理表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經濟實力的增強,再過分的強調民族性,實際上就限製了自己品牌的發展空間。所以中國的企業家應逐步拋開狹隘的民族意識,投身於世界品牌競爭的驚濤駭浪。
(五)企業缺乏獨立性
\t也許是缺乏自信,我國的企業界普通存在著跟隨潮流,人雲亦雲的狀況。更有甚者,許多企業為了謀取暫時的優惠待遇,將自己的品牌拱手相讓給國外跨國公司。當然,各家有各家的心事,各家有各家的打算,但將自己的品牌轉讓給別人,自己變成別人的加工廠,這樣事實上說明企業缺乏自信,沒有獨立意識,不敢將自己的品牌放到市場的大潮中去競爭。
\t日本的索尼公司剛出世時,盛田昭夫帶著新牌袖珍收音機來到紐約一家有名的大公司——布羅瓦公司提出要10萬台,但必須使用美國公司的商標,他們提出的理由是:“我們公司是經過50年樹立起來的牌子,而你們的公司誰也沒聽說過”。
\t盛田昭夫回絕了豐厚的眼前利益的誘惑,他說:“50年以前,你們公司的牌子大約也和我們今天的牌子一樣默默無聞,我現在推銷一項新產品,是為本公司今後的50年邁出第一步,我保證50年以後,我們公司的牌子也要像今天貴公司的牌子一樣赫赫有名”。索尼公司日後真的成為世界上生產家用電器的最大跨國公司。
\t我們的企業為什麼就不能像索尼拒絕布羅瓦公司一樣拒絕索尼呢?
\t(六)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現象
\t在中國品牌的發展過程中,有一個值得嚴重關注的觀念,那就是我們很少有敢於到國際舞台競爭的品牌,但在國內,品牌之間卻往往出現你死我活的爭鬥。一方麵企業之間內哄不斷,訴訟迭起,據統計,自95年至今,企業因品牌之爭而訴諸法庭的達數百家之多。另一方麵價格戰硝煙不斷,彩電大戰,VCD大戰,冰箱大戰、空調大戰、保暖內衣大戰、羽絨服大戰……低水平的競爭嚴重損耗了企業的實力,全行業虧損的局麵多次出現,使得企業失去了發展的活力。
\t反觀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後,都采取了一致對外的策略,同行業之間的企業劃分好勢力範圍,既避免了殘酷競爭,又瓜分了市場。如日本的電器公司;鬆下瞄準了北京市場、三洋主攻天津市場、索尼占領上海市場。在一個區域市場內,以一個品牌企業為主,其它品牌企業不去與他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