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自有大乾坤
聚焦
作者:姚遠
2013年9月9日,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第三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以下簡稱“酒博會”)與第九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同時開幕。
兩會並舉,各美其美。為響應中央“節儉辦會”的精神,酒博會精簡了形式,卻豐富了內涵:1565家來自各地的酒商參展,設立了2335個國際標準展位;集中簽約229個投資類項目,投資總金額達1777.1億元;據初步統計,接待觀眾超過17萬人次,場館內貿易額達到29.6億元。
搭建酒業展出交易平台的同時,酒博會增加了酒文化的含金量,先後舉辦高峰論壇、名家講座、漫畫展、主題品鑒會等係列活動,亮點頻出,精彩紛呈,引領展商和觀眾品出“酒中乾坤”。
以酒會友的最佳平台
“請品嚐一下來自法國的紅酒。”法國酒商Lee用不太流利的漢語招呼著賓客。
“金門的高粱酒蘊含著台灣美酒文化,味道很好哦!”台北酒商鍾先生將杯子斟滿,遞給身旁的采購商。
“請給我拿兩箱53度飛天茅台酒。”來自河北的孫先生排了三個小時的隊,終於滿載而歸。
……
這是酒博會開幕當天的幾個小鏡頭。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7.2萬平方米的展館內,人群湧動,部分展位前還排起了長隊。
無論是參展商、采購商,還是慕名而來的觀眾,都陶醉在酒香之中,品嚐美酒、了解文化、學習知識、發現商機、宣傳產品、尋求合作。酒博會成為以酒會友的最佳平台。
本屆酒博會以“展示全球佳釀、促進合作交流”為主題,搭建全球酒業和經貿投資專業交流平台,推動中國酒業提速發展,促進貴州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經過前兩屆酒博會的積澱,本屆酒博會已經成為具有貴州風格、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名國際性酒類專業展會,具有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國際化的特點。
從參展數據中,我們能夠看到酒博會的影響力。參展的1565家企業中,境外參展商為866家,國內參展商699家。較之前兩屆酒博會,本次參展的境外企業數量明顯增加,首次超過了國內參展商數量,涉及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德國等38個國家及地區。不僅如此,拉菲、拉圖、白馬、木桐等世界知名酒莊(企業),以及新西蘭葡萄酒協會、法國葡萄酒品鑒協會的負責人均赴黔參會。
國內方麵,雲南、四川、福建、浙江等13個省份組建經貿團參展,並搭建省區市形象館;茅台、五糧液、郎酒、瀘州老窖、董酒、汾酒、劍南春、青島啤酒、雪花啤酒等國內知名酒企齊聚貴陽。
除此之外,本屆酒博會還吸引了11876家采購商企業,數量較上屆增長60%以上。截至目前,初步落實國內酒類貿易558.4億元,酒類進出口貿易6.97億元。
“酒博會依托自身的魅力,一年比一年成功,一年比一年精彩!”商務部副部長薑增偉表示,“酒博會不僅提升了貴州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的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合作。”
酒中文化醉千年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也。’酒是反映人類之性情的一麵鏡子,更是一種人生態度。”9月11日,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於丹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開壇,以“詩酒流連”為主題,講述酒文化。
偌大的會場座無虛席,700餘名觀眾沉醉在千年沉澱的酒文化之中。作為本屆酒博會葡萄酒文化係列活動之一,於丹教授的講座應時應景,將文化創意與酒文化相結合,以詩敘酒、以酒言誌,為酒博會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詩是文中酒,酒是水中詩。”千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與酒相融合,賦予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本屆酒博會上,文化與酒的融合成為一大亮點。除了“詩酒流年”的酒文化講座之外,“白與紅的交響——世界三大酒產區酒產業發展對話”、“酒的幽默與快樂——世界酒文化主題漫畫特展”以及12場美酒品鑒會等係列活動,不僅給觀眾帶來醇厚的視覺、聽覺、味覺享受,更搭建起酒類行業協會、世界釀酒行家、中外酒類企業之間交流合作的平台。
9月10日,“白與紅的交響——世界三大酒產業發展對話”在同一地點舉行,中國優質醬香白酒仁懷產區、法國葡萄酒波爾多產區、羅納河穀產區精彩和鳴、攜手共話。這場橫跨歐亞大陸的對話,展現了東西方酒文化之間的融合與碰撞,探討了不同產區酒業的整體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