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三樂
傅佩榮專欄·國學天空
傅佩榮,台灣大學哲學係教授,國學研究專家,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等方麵皆有卓越成就,曾獲台灣地區“教學特優獎”、“校園最熱門教授”,新浪、搜狐2007年度傑出文化人物。
孟子說君子有三樂。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父母都健康,兄弟姐妹無災無難,這是第一種快樂;對上無愧於天,對下無愧於人,這是第二種快樂;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而教育他們,這是第三種快樂。孟子認為,無論多大的榮華富貴都比不上這三種真正的快樂。
首先,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也沒有災患,那就是人生至樂了。為什麼呢?因為父母在世,才能引起我們的孝順之心;兄弟姐妹沒有災患,才能引起我們的友愛之心,“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一個沒有缺憾的完美生活,要維持父母兄弟這兩個最重要的關係網,所以父母兄弟都健在,可以使我們不斷實踐孝悌自然的要求。這樣,即使是萬人欣羨的功名利祿,又怎麼能比得上家人團聚的天倫之樂呢?
有人說,孟子這是家族主義,這樣快樂太狹隘了一點,孟子為什麼把它列為第一種快樂呢?這跟孟子對人性的看法有關,孟子認為,人活在世界上與別人相處,他的情感是由近到遠,從家庭到社會慢慢推廣出去的。譬如我們的父母健在,兄弟平安;我們出門看到別的老人家,就想到自己的父母,推己及人,尊重他們;看到同學、同事、朋友就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關心他們,與他們和睦相處,共建和諧社會。因此“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之樂,並不是一種單純的家庭中心主義,而是發現了人性的真相必須由近及遠,逐漸把人性內在的、處於萌芽狀態的善推廣出去,這是人性正常的發展。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就源於此。
第二種快樂“仰無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從孔子“五十而知天命”開始,儒家的“天”就具有特別的意義。儒家的“天”,是人類生命所要遵循的自然規律,是人類建立美好社會的規律準則。古代人提到天道,說它“福善禍淫“:你行善,天給你福氣,你作惡,天會懲罰你,所以要“仰不愧於天”。現代社會也是一樣,你行善,你是良性社會的道德楷模,將得到眾人的尊重,你是有福之人。你作惡,必將受到眾人的指責,法律的懲戒,是社會禍害之首。因此,做人要無愧於向善的人性,要擇善固執,止於至善。因為善由內而發,快樂也由內而發,這是儒家的思想。“俯不怍於人”好理解,就自己的為人處世來說,在與他人有關的方麵,盡到我的責任,不做對不起人的事,跟每個人交往都是光明坦蕩的,對別人不覺得有什麼慚愧之舉,這種無愧的心情所孕發的自信與自得,是快樂的。
第三種快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師最能夠理解這句話。能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來教育他們,與英才共同創造價值,確實是人生一樂。不過,誰是優秀人才?智商高或者考試高分者是人才嗎?那不一定。儒家從來沒有把隻會念書的人當做優秀人才,優秀人才還要有一種德行修養,有一種上進心。因為有上進心,生命就會向上開展,人性向善的要求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展現出來,也即儒家所理解的“英才”包含了道德實踐的要求。一個人光有學識還不夠,必須進行道德實踐,才能走上實現自我的道路。而通過教育,尤其是針對天下英才的教育,國家社會甚至是人類的理想可以承前啟後,逐步提升。比如,眼見文化命脈由一群仁智兼備的青年人傳承下去,想象國家的未來前途日益光明,這種快樂顯然要比自己一個人誌得意滿更為踏實。
以上三種快樂,第一快樂是人人皆可珍惜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平平安安,可以讓你的向善人性從家庭慢慢推廣到社會。第二種快樂是人人皆可實踐的,問心無愧,把向善的人性充分體現出來。第三種快樂則是人人皆可努力支持讚助的,一個有所作為,德高望重的人能夠在自己年紀大的時候,教育天下很多有上進心的年輕人,把自己的經驗心得傳授給他們,在自己年輕時候,與天下英才共事,為共同的理想和價值去奮鬥。
這三種快樂中,第一樂和第三樂都不能由我們來決定,父母、兄弟的健在不是我們所能掌握的,而學生、同行者素養的好壞也要靠緣分和識人能力。隻有第二樂仰俯無愧,完全操之於自己。孟子曰:“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怒而行,求仁莫近焉。”當我們反省內心,發現自己誠懇,可以對得起自己,那便是無比的快樂。(責任編輯/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