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空戰
戰役簡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德軍準備侵入英國對英國進行大規模空襲而進行的空戰。在德國占領法國後,希特勒便著手對付歐洲北部的英國。誘英妥協失敗,希特勒於1940年7月下達全麵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此次作戰需要首先殲滅英國的空中力量,以保障登陸行動的順利。為奪取製空權,把占有優勢的英國海軍趕出英吉利海峽,給入侵掃清道路,並迫使英國屈服。德國空軍受命殲滅英國的空軍,對英國本土進行了大規模的連續空襲。德國原本希望像踏平歐洲大陸那樣迅速征服英國,但事實上,英國的頑強抵抗使雙方的交鋒成為了一場艱苦的攻堅戰。所以,這場爭鬥以閃擊戰的方式開始,卻並不是一場典型的閃擊戰。
戰前形勢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1940年初,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挪威等國相繼淪陷。5月,德軍翻越阿登山脈,繞過馬其諾防線深入法國領土。在德國的鐵蹄麵前,法蘭西的抵抗顯得綿軟無力,“歐洲軍事大國”顏麵掃地。6月22日,法國投降。然而,英國卻成功地用軍艦、商船、漁船等一切可利用的渡海工具從敦刻爾克撤回了遠征軍以及法國抵抗力量達30餘萬人,從而使英國擁有了令希特勒感到不安的抵抗實力。
輕而易舉的勝利使希特勒的欲望無限膨脹起來,他開始把注意力轉向東方,準備向蘇聯發動進攻。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希特勒希望能暫時與英國和睦相處。他相信,英國人在法國已經嚇壞了,隻要他一進行戰爭恐嚇,敵人就會不戰而降,和談當然是英國人求之不得的。因此,在1940年5月至7月這兩個月裏,希特勒並沒有定下進攻英國的具體計劃,而是在草擬對英國的“和約”。他通過當時保持中立的瑞典國王和羅馬教皇,向倫敦試探和談的可能性。納粹黨徒還企圖綁架取道西班牙和葡萄牙前往巴哈馬就任總督的英王的兄嫂溫莎公爵夫婦,妄圖以重金收買,為其打開和談渠道。
然而,此時擔任英國首相的已不是軟弱無能的張伯倫,而是以“好戰”聞名的原海軍大臣丘吉爾。英國民眾對政府過去執行的綏靖政策已深厭痛絕,他們不能容忍政府一錯再錯。5月13日,丘吉爾在首相就職典禮上代表內閣全體成員演講:“......你們問:我們的政策是什麼?我說,我們的政策就是用上帝賦予我們的全部力量在海上、陸地和空中發動戰爭,向黑暗可悲的、人類罪惡史上沒有先例的獸性暴政發動戰爭。這就是我們的政策!”這個演講無疑是在對希特勒宣戰。
英國人的抵抗決心使德國的誘降計劃徹底破產。於是,惱羞成怒的希特勒決心以武力征服。因此,德國製訂了針對英國的“海獅計劃”,務求對英國進行登陸作戰。作戰擬定以步兵登陸英國南部,向縱深方向進攻直至攻占倫敦,並切斷其與外部的聯係,從而一舉占領英國。但此次作戰需要首先殲滅英國的空中力量,以保障登陸行動的順利。因此,德意誌帝國元帥戈林便受命殲滅英國的空軍。希特勒及德國最高統帥部把此次行動的最早日期定於8月5日,代號為“鷹襲”。在8月6日,戈林才把進攻日期正式定於8月12日,並將當天命名為“鷹日”。然而,因為英國南部天氣不穩定,因此德國空軍才於8月13日發動對英國的空中攻勢。
其實早在1940年5月,英國就已預見到德國空軍會對英國本土進行大規模轟炸,所以在當年的5月19日,英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了在法國退出戰爭的情況下的防禦報告,要求切實加強各項防禦措施,尤其是防空措施。該報告於5月27日獲得戰時內閣的批準,並立即開始了必要準備:首先戰時內閣組建了飛機製造部,由比弗布魯克任部長,大力加強飛機製造,使飛機月產量由原來的700架在兩個月內迅速增加到1600架,其中戰鬥機為470架;其次在全國範圍裏統一調整部署防空力量,重點加強倫敦地區的防空;隨後,空軍部成立作戰訓練部隊,建立了多個訓練學校,加緊培訓空勤、地勤人員,這樣每月可以有200名新飛行員補充部隊,還動員英聯邦成員國代為培訓空勤人員,以組建新的作戰部隊。不列顛空戰前夕,英國空軍部成立了防空指揮部,司令是愛德華·比爾上將,統一指揮全國所有的戰鬥機、高射炮、雷達和觀通警報部隊。戰鬥機部隊共計56個中隊,戰鬥機980架,其中性能優秀的“颶風”和“噴火”戰鬥機688架;高射炮部隊共計7個師,高射炮4000餘門,但其中大口徑高射炮不足2000門,而且由於大口徑高射炮月產量僅40門,短時期裏數量難以增加,因此英軍調整了部署,將約700門大口徑高射炮配置在飛機製造廠;防空攔阻氣球5個大隊,攔阻氣球1500餘個,這些攔阻氣球都係在汽車上,可以迅速轉移;探照燈2700具。最重要的是英軍已經擁有了在當時還鮮為人知的雷達部隊,英國是最早將雷達投入實戰的國家,至1940年7月全國共建成雷達站51座,其中東南沿海地區有38座,約占總數的75%,形成了嚴密的雷達警戒體係,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是中高空防空雷達係統,能有效發現飛行高度在4500米以下的飛機,第二層是低空防空雷達係統,能有效發現飛行高度在750米以下的飛機。這樣英軍就能通過雷達測出德軍飛機來襲的大致方位和時間,指揮己方戰鬥機在有利方位和時間迎擊。而在雷達使用之前,通常都是派出戰鬥機在空中巡邏,由戰鬥機發現來襲敵機,使用雷達後,英軍戰鬥機的每次起飛,都是有目的的迎戰,極大減少了飛機、燃料和人員體力的消耗,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飛機數量不足的缺陷。因此雷達無疑是英軍取得勝利的最重要的王牌!此外,英國還有一支人數達50萬的國民自衛軍,他們在沿海地區設置了無數防空監視哨,使用雙筒望遠鏡和簡易的方位測向儀,擔負對空監視、警戒、救護等任務,是英軍正規部隊不可或缺的輔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