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格林納達戰役(1)(2 / 3)

10月21日,裏根及其夫人乘飛機到佐治亞州的奧古斯塔國家高爾夫球場度周末,打高爾夫球,總統希望能有一兩天休息放鬆的時間。星期六清晨四時過後不久,裏根被巴德·麥克法蘭來的電話吵醒,他請求馬上見到裏根。

幾分鍾後,裏根在他下榻的艾森豪威爾別墅起居室裏見到了舒爾茨和麥克法蘭。兩人雖都穿戴整齊,但從他們臉上的倦意可以看出,他們也是剛剛從酣睡中被叫醒。“總統先生,我們不得不打擾您。”麥克法蘭手裏拿著一份電話記錄,聲音有些緊張,“剛剛接到華盛頓的電話,格林納達發生政變之後,前總理莫裏斯·畢曉普曾請求美國援助,但是前天,畢曉普已被叛軍槍殺。與格林納達相鄰的幾個國家都開始感到不安,聯合敦促美國進行幹預。正式要求已於昨晚提出。”

聽到這裏,身著睡衣的裏根睡意全消,從麥克法蘭手中拿過電話記錄本。舒爾茨向前略略欠了欠身子,向裏根報告說,他已指示國務院同幾個西方主要國家聯係,了解他們對格林納達政變和畢曉普被殺事件的反應。當時,還有800名美國學生在格林納達的一所醫學院上學,他們可能成為人質,美國政府不能坐視這一危險。裏根以及助手們很快打定主意:滿足東加勒比國家的要求,為營救美國學生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行動。

就在美國政府秘密製定入侵計劃的時候,設在格林納達布魯克林區的醫學院辦公室宣布說,在格林納達的美國學生沒有受到什麼威脅,那些要求美國出兵的建議是不會受歡迎的。醫學院院長查爾斯·莫德卡發表談話,期待醫學院能繼續與格林納達政府保持友好關係。盡管如此,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仍在討論入侵計劃。而且就在10月20日,畢曉普被槍殺的第二天,溫伯格同意了維塞將軍的建議,命令“獨立”號航空母艦以及去黎巴嫩接防美軍的海軍陸戰隊補充艦隊改航朝南行進,到達格林納達附近後,隨機待命。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布拉格要塞和南卡羅來納州的卡姆伯爾要塞,還部署了警戒部隊和警戒空降師,這些軍隊隨時聽從裏根總統的召喚。參謀長聯席會議修改、補充了打算出兵格林納達的方案,其入侵的目的是不僅要關閉小島東站的珠珍機場,而且要盡快關閉薩林斯角的新機場,同時,要安全護送小島西南部醫學院的美國學生,救出監獄裏的原格林納達總督和其他政治犯。

裏根總統在佐治亞州的奧古斯塔期間,副總統布什便於10月20日星期四淩晨4點45分,主持了國家安全委員會特殊情況小組會議,決定按原計劃命令軍隊處於戰備狀態。維塞將軍立即通知大西洋艦隊總司令做好準備,以確定戰時怎樣在敵對形勢下撤走格林納達的美國公民。

10月23日淩晨2點半,裏根又一次被電話叫醒,他得到報告說,一個與車同盡的投彈手開著滿載炸藥的汽車繞過美軍崗哨,衝進貝魯特機場海軍陸戰隊營房,製造了一起爆炸事件。後來統計表明這次共炸死美國海軍陸戰隊員241人。裏根立即給五角大樓打電話,要求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確保貝魯特其餘的海軍陸戰隊員的安全,接著,裏根同隨行的舒爾茨、麥克法蘭緊急會晤談了幾小時。

清晨6點30分,裏根一行前往機場,登上空軍一號飛機,飛回華盛頓。他召開了關於格林納達局勢的秘密會議。這是裏根就任總統以來保密程度最高的一次會議,參加者除了總統、國務卿和國會領導人外,隻有裏根的幾位高級助手。這次會議上沒有軍方負責人,甚至連白宮的新聞發言人斯皮克斯也毫不知情。

“外界對這件事有什麼反應?”裏根問國務卿舒爾茨。

“歐洲國家對畢曉普被殺一事普遍感到震驚。”舒爾茨說,“畢曉普被處決的第二天,牙買加總理愛德華.西加就公開警告說,格林納達新的統治者,是古巴訓練的馬克思主義者。東加勒比海各國都發表聲明,對政變一事表示譴責。安提瓜、巴巴多斯、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多米尼加和牙買加這6個國家,早就對古巴在格林納達的活動感到不安。他們經過磋商後,已正式向我國提出要求,請我們對格林納達直接進行幹預。”

“是請我國出兵嗎?”國會領導人問。

“是的,”舒爾茨望了望裏根,說,“我認為應該這麼理解。”

動用軍隊對別國進行武裝幹涉,這在美國不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是最後一次,但它所引起的種種內政外交問題,以及美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問題,不能不引起決策層的憂慮。這時候,有人顧慮重重地說,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對世界上最弱小的國家動用武力,勝利了,不會給美國增添光彩,而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無論勝敗,都會招致國際間嚴峻的政治反應。

持強硬立場的舒爾茨和麥克法蘭強調說,對格林納達的處置方案必須從以下幾點加以考慮:“一、在格林納達的聖·喬治醫科大學內,有好幾百名美國學生,要是他們發生意外或是被扣作人質,政府無法向全國人民交待;二、美國不能坐視古巴人把格林納達建成一個反美堡壘;三、格林納達局勢的變化,已經危及了加勒比地區的安全,從而威脅到了美國在加勒比的利益。如果在6國政府敦請美國出麵幹預後美國毫無作為,那勢必會削弱美國在該地區的威信。再說,在畢曉普被槍殺之前,也曾經代表合法政府,呼籲美國進行援助。”國務卿和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立場,在相當程度上也代表了總統的立場。

兩人話剛完,裏根便對出兵的後果申明了態度:“我知道後果如何,我心裏有數。作為美國總統,我個人願意承擔任何後果。”裏根堅定的說。

經過一陣磋商,裏根羅列出三點出兵理由:一、保護在格林納達聖·喬治大學的幾百名美國學生;二、保護在島上的英國總督保羅·戈德溫·斯庫恩;三、根據原總理莫裏斯·畢曉普合法政府的請求和加勒比6國政府的緊急要求。

他決定,由國務卿舒爾茨向西方盟國講明情況,取得諒解,並保持同加勒比海國家的聯係。為了使出兵一事在政治上具有合法性,要求美國幹預的加勒比6國也應派出軍隊,哪怕是幾名警察。

最後,裏根站起身來,望著國防部長卡斯珀·溫伯格:“卡斯珀,具體行動就委托您了。從現在起,我每時每刻都在這間辦公室裏等候您的消息。”

“明白了,總統先生。”溫伯格嚴峻地點了點頭。

“具體行動時間——”裏根拖長聲調,望了望日曆,“定於10月25日,屆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美國的立場。”

在這之後,溫伯格再一次會見了維塞將軍,溫伯格充滿信心,對維塞將軍說:“相信我們有足夠力量。”並授權維塞,如果遇到比預料中更強大的抵抗勁敵,可動用82空降師進行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