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內獨立核算單位會計信息編報變化探析(1 / 2)

高校內獨立核算單位會計信息編報變化探析

高校財務

作者:嚴永煥

摘要: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日趨繁榮的背景下,原《高等學校會計製度》已表現出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滿足高校的發展需要。因此,為了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並進一步規範高校會計行為,財政部會計司對《高等學校會計製度(試行)》(財預字[1998]105號)進行了全麵修訂,擬定了《高等學校會計製度(修訂)(征求意見稿)》,並於2013年12月30日發布新高等學校會計製度,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對新高校會計製度中,校內獨立核算單位會計信息處理的變化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高等學校 新會計製度 校內獨立核算單位 會計信息編報

一、高校會計製度變革的背景及變化

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使得高校發生了諸多變化,高校數量和種類增多,經濟活動和經濟業務也日趨複雜。而且,我國的各項財政體製也一直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財政部會同教育部在2009年8月和2010年9月先後兩次印發《高等學校會計製度(征求意見稿)》,並於2012年6月,修訂發布了新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12月發布實施了《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製度》和《高等學校財務製度》等財務會計製度。由於高校內部會計業務和外部會計環境一直在不斷的發展變化,雖然現行的高等學校會計製度完善了財務製度,保障了資料準確完整,對高校財務的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該高校會計製度已經滯後於我國財政改革和高校改革與發展的需要,不能滿足當前形勢下高校加強會計核算、提升內部管理水平的需要,迫切需要加以全麵修訂。

鑒於此,財政部會計司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1998年頒布的《高等學校會計製度》進行了全麵修訂,擬定了《高等學校會計製度(修訂)(征求意見稿)》,以通過改進和完善高等學校的日常會計核算,使財務製度的各項規定真正落到實處。新的高校會計製度於2013年12月30日發布,並自2014年1月1日起實施。

新高校會計製度是以新《事業單位會計製度》為基礎起草的,注重政策間的協調,參照2012年事業單位一係列財務與會計改革,並與《高等學校財務製度》配套;著重強調成本費用的核算,要求各高校歸集核算教育、科研、管理、離退休等各項費用,逐步細化成本核算,並要求建立成本費用與相關支出的核對機製;新高校會計製度契合實際,基本能夠滿足高校的實際需要,抓準了高校會計核算工作的主要任務和矛盾,使財務工作有了政策依據。其中變化較大的要屬對校內獨立核算單位會計信息的處理,新高校會計製度明確規定“高等學校在編製財務報表時,應當將校內獨立核算單位的會計信息納入學校財務報表反映”。由於新舊高校財務製度以及之前的高校會計製度均未對高等學校校內獨立核算單位會計信息的處理問題做出規定,會計實務中各高校做法各異,新高校會計製度的統一要求,規範了高校內部獨立核算單位會計信息的處理,便於各高校之間的橫向對比。

二、將校內獨立核算單位會計信息納入學校財務報表對高校的影響

將校內獨立核算單位的會計信息納入學校財務報表勢必會對高校的會計信息處理帶來很大的影響。

(一)有利影響。第一,將校內獨立核算單位的會計信息納入學校財務報表無疑會使高校的財務會計信息更加完整和全麵,更有利於高校決策者了解學校綜合財力、評價財務風險和資金使用效果。第二,隨著高校的擴招和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利用銀行貸款進行教學硬件設備、基礎設施、修繕工程的投資,銀行和政府有關部門需要正確評價高校財務風險和投資效果。這些也都不可避免地要求高校將校內獨立核算單位的會計信息納入學校財務報表反映,編製合並財務報表。將校內獨立核算單位的會計信息納入學校財務報表恰好與有關部門的需求吻合。第三,便於學校之間的橫向比較,使高校發現自身的問題,予以改正,可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便於高校管理層決策。

(二)不利影響。第一,會給高校會計人員的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高校可能會因此需要增設會計科目,尋找合適的核算方法以便清楚明確地反映出學校的會計信息等。第二,高等學校目前普遍存在著非獨立法人資格的後勤部門(如食堂、招待所、車隊、物業等)獨立核算的情況。高校的財務處是學校的一級財務機構,高校內後勤集團、校辦企業等因工作需要而設置的財務機構是學校的二級財務機構,現行高校會計核算體係下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分開核算,通過各自的渠道分別上報財務報表。因此,我國高校財務報表包括校級財務報表、後勤財務報表、校辦企業財務報表和基本建設財務報表,它們各自反映高校經濟活動的一部分。然而,根據新高校會計製度的規定,要將校內獨立核算單位的會計信息納入學校財務報表,麵對這一巨大變化,雖然財政部也發布了新舊高等學校會計製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但是,高校的會計人員仍然麵臨一係列問題和挑戰,新舊報表的過渡仍是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