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實訓課程創新教學模式的構建
財會教育
作者:李敏
摘要: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創新經濟需要大量的創新人才,創新人才需要創新教學模式。本文通過分析現行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實訓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構建出以培養學生實訓能力為本位的創新教學模式。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 會計實訓課程 創新教學模式
校傳統的實訓模式多是先進行理論學習,再通過手工仿真實驗室和電算化實驗室集中進行實訓,致使大部分學生在專業課學習時倍感內容繁多而枯燥,在實訓時又因理想化的、機械的記賬模式而煩躁,致使大部分學生畢業後在工作崗位上麵對新的會計業務束手無策。
一、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實訓課程教學模式問題
(一)實訓課程教學方法不科學
根據麥可思—中國2010屆大學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調查,大學本科學生認為最需要改進的地方是實習和實訓環節,占到了學生50%;其次是課程內容不實用或陳舊,分別占到了20%;再次是無法調動學習興趣,分別占到了12%。由此可見,改革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是當前會計教育的當務之急。
(二)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需要嚴重脫節
從麥可思調查報告可以看到,大學本科學生認為最需要改進的地方中“課程內容不實用或陳舊”位居第二位,占到20%。可見,學校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在現行的會計電算化實訓中,主要是以教會學生如何進行會計核算為主,且沒有涉及到具體的崗位分工,或者有些學校進行了崗位分工,但也隻是重視各個崗位的實際操作,對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是什麼也不明確。如企業中常見的出納崗位、稅務會計崗位和審計崗位等。有些學生畢業後還不知道出納應該做哪些工作,稅務會計應該如何進行稅務申報、繳納,審計人員應該如何進行審計、審計什麼的問題。
(三)實訓時間過少,實訓內容單一
目前,高校會計專業的實訓課程主要分為手工模擬實訓(手工賬)和會計軟件應用(電算化上機操作)兩部分,時間基本上是一個學期,每周4節課左右,兩門課分別設在不同的學期(一般是先開設手工實訓,後電算化上機操作),由不同的教師擔任。手工模擬實訓的主要內容是依據教材所給的案例(有的以基礎會計業務為主,有的以財務會計為主)填製憑證、登記賬簿,然後編製報表(多是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很少有學校編製現金流量表)。在電算化實訓中主要是利用計算機輔助記賬,內容一般包括總賬的核算管理、固定資產的核算管理、工資的核算管理、應收係統的核算管理、應付係統的核算管理和報表的核算。在操作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要充當所有的角色(因為根據要求會計憑證的填製人和審核人不能為同一人),完成從填製憑證到編製報表的所有任務。這就使得學生無法理解分工、協作的重要性,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四)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在會計實訓的授課過程中,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如在財務會計實訓教學中,主要是先介紹現今會計製度和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然後告訴學生按照這種規定會計上應該如何核算,即會計分錄如何編製,而沒有講解這樣核算的原因和這種核算方法的優劣以及國際上通用的核算方法等問題,使得學生隻會照本宣科,不能舉一反三,一旦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政策變化或者新的業務便束手無策,綜合素質和創造能力難以提高。
二、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實訓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實訓課程和實訓環節的構建
實踐是知識變成能力的關鍵環節,即實習和實訓環節是培養學生應用已學的專業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性環節,也是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形成的關鍵性步驟。隻有理論知識而缺乏相應的實踐,人的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就得不到發展。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了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筆者建議把實訓課程和實訓環節分成四個環節進行,具體情況如下:
1.感知實訓。感知實訓是實訓的首要程序。對於剛剛走進大學的學生來說,什麼是會計,會計主要做什麼事情等問題僅僅通過書本上生硬文字的介紹很難真正的領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或到企業、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及相關單位會計部門參觀學習,可以真實的、直觀的感受到會計在各個行業的重要程度,以及會計基本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對會計的興趣,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專業技能實訓。專業技能實訓是實訓的核心,可以分為基礎核算技能實訓、拓展核算技能實訓和升華核算技能實訓三個環節,分課程進行,即把每門課程的教學分成兩部分,基本理論+實訓,把整個學期的三分之二用於基本知識的學習,剩餘的三分之一進行實賬練習,也可以在原有課時的基礎上根據課程需要適當增加課時,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對會計學科的熱愛。其中,基礎核算技能實訓主要是提升學生的基礎核算技能,主要包括基礎會計實訓、財務會計實訓、管理會計實訓、成本會計實訓、財務管理實訓、稅務會計實訓和審計實訓等;隨著行業分工的細化,各個行業對會計要求的差異越來越大,拓展核算技能實訓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適應行業差異的能力,主要包括流通企業會計實訓、金融企業會計實訓、建築企業會計實訓、行政事業單位實訓、房地產企業會計實訓等。當然隨著經濟的發展,行業分工將越來越細化,高校會計專業不可能也沒有時間和精力開設所有行業的會計課程和實訓,可以針對主要行業利用選修課程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選擇開設。升華核算能力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以更好地適應複雜多變的經濟業務,主要包括做賬的技巧實訓、審計技巧實訓、稅收籌劃技巧實訓和財務報表分析實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