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點天燈(3 / 3)

寧波城

這座遭受倭寇襲擾多日的城池緩緩的打開了它的大門,一堆垂頭喪氣的倭寇雙手抱頭在千元代燃燒的惡臭中走出了城門洞。

現在距離太陽下山不足半個時辰。

隨著倭寇出城投降,寧波城內的反抗倭寇的行動也暫時告一段落,現在明軍的主要事情就已經變成了恢複寧波城內的秩序上。

在城外明軍的蠱惑下,城內僅存的百姓為了響應城外的明軍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反抗行動,在這次行動中共計擊傷擊斃倭寇九百多人,但是為此他們付出了不少於三千人死傷的代價。

看著慢慢走出城門的倭寇,文朔也隻是淡淡的說了一句:

“把所有的人都看好!不許跑掉一個!”

張輔當然明白文朔這是什麼意思,這位監軍大人的命令你隻有去執行至於你用什麼辦法他是不會管的,他要的隻有結果!

所以這些出城的倭寇都被結結實實的捆了起來,沒有一個人對這個決定提出異議,就是那些昨天還狂妄的叫囂要把明軍徹底擊敗的倭寇也都是默默的接受了這個現實。

河村壟茲也混在這些人當中,當然那隻是暫時的。等到明軍有了時間和精力他一定會享受到不同於一般倭寇的待遇的。

原本文朔的意思是想直接在這裏就吧這些倭寇統統的點天燈,但是在張輔的建議下隻好是先把這些人看管起來等待自己的援軍的到來。

晚上張燈時分,從各地衛所趕到這裏的明軍已經不下數萬人了。原本被倭寇糟蹋的沒有一絲生氣的寧波城逐漸的開始出現了人氣。這個時候那個千元代還在柱子上燃燒著呢。以至於從那個大坑到城門的距離上根本就不需要火把來照亮都是像白天一樣清晰。

這些來到寧波城的衛所軍兵還真的沒見過這樣的場麵,一個大坑裏躺著不下三百具屍體被血汙浸泡著,邊上還有一個熊熊燃燒的天燈。那剩下的兩千名倭寇就被結結實實的跪綁在一邊正好是麵對著那個正在燃燒的天燈的下風口,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掛著一種半死不活的神態,他們確實被這恐怖的場麵嚇壞了。

這次帶兵前來的人裏麵竟然有個文朔的老熟人——劉江。

現在的劉江是金山衛的一名指揮使,手下也有個千把人了。這一次一聽說是鄭和馬三保帶人在寧波城已經把大股倭寇圍困當下就點起了自己的手下人一路狂奔終於在天黑之前趕到了寧波城。但是當他來到這裏的時候卻發現戰鬥早就已經結束了而且在文朔帶領下竟然是直接把倭寇的首領千元代點了天燈。

文朔見到這個以後的抗倭名將也是很高興,自從上次和劉江分開也差不多快三年的時間了,雖然大家都在朱棣跟前忙活著,但是真正見麵的機會確實少得可憐。

其實劉江這個人也是很崇敬文朔多的,尤其是當初文朔帶著自己的鏢局眾弟兄在白沙鎮打敗倭寇的事跡更是叫他佩服的無地自容天天憧憬著自己也能像文朔一樣成為大明朝保家衛國的好男兒。

文朔熱絡的拉著劉江的手說道:

“劉指揮使,你可是第一個趕到寧波城來的援軍啊,等我回去一定會向陛下稟明的,劉指揮使忠心報國看看劉指揮使都累成什麼樣子了……”

張輔在一旁那個汗呀,不就是以前認識嗎?至於這麼肉麻嗎?

劉江也是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連聲說不敢。

南京

朱棣正在聚精會神的批閱奏疏,外麵噔噔噔跑來一個小太監還沒進門就高聲大喊:

“陛下!大捷!大捷呀陛下!”

“什麼?!“原本批閱奏疏頭昏腦脹的朱棣一下子抬起頭來瞪著眼睛問道:

“什麼大捷?”

“陛下,是張輔張將軍在寧波城力戰倭寇,斬殺倭寇三百餘生擒三千啊!”小太監說著捧著一個木盒子跪倒在朱棣麵前。

“好好好,起來說話。”一聽到打了勝仗朱棣馬上變得和顏悅色起來,就連一旁的王景宏也都是很奇怪,這位皇帝是不是個戰爭狂人啊,怎麼一提到打仗就興奮的不得了?

朱棣拿出隨身攜帶的鑰匙,仔細檢查了一下木盒沒有發現被動過的痕跡於是用鑰匙打開了這份加急奏書。

“這是帝國的勝利!要好好的慶祝一下,傳旨明日京城要熱熱鬧鬧的慶祝一直到他們班師回朝!”看完奏疏的朱棣抑製不住心裏的喜悅朗聲說道。

其實這份奏疏就是由陳炳德這個官場老油子執筆的,對於上司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他都是了如指掌所以這份奏疏叫他來寫是最好不過了,當然了文朔的逃跑策略在奏疏裏變成了誘敵之計,位的是吧倭寇聚到一起進行剿滅。

而文朔在城外斬殺倭寇的事也被說成是監軍大人力排眾議震懾倭寇的絕好計策。

這一次的勝利是在英明神武的監軍大人的指揮下取得的,至於張輔那就說成了是一個善於聽從意見的好將軍,有點周瑜的味道。

而他和劉德旺則成了十分聽從指揮的好幹部,總之所有的人都是皆大歡喜看的朱棣也是高興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