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禦書房(1 / 2)

禦書房

文朔恭謹的站在朱棣麵前,就像是一個學生站在自己的老師麵前一樣。

朱棣在殷殷囑托:

“……當年的隋朝的時候發兵高麗、東瀛都是慘敗而回,蒙古韃子所向無敵也是敗在這個彈丸之地。這一次你去征伐,雖然說是為了剿滅倭寇,但料想倭國內部對於這樣的事情也不會完全都是支持的,所以到了那邊你一定要加倍小心。”

文朔點點頭說道:

“陛下放心,我這次去一定會把事情事先都計劃好之後才會去行動,如果實在不行也要首先保證咱們的官兵能夠安全的返回國土。現在我朝剛剛穩固不久,許多事情還是要穩妥為先的,我保證不會使咱們掉進倭國這個泥潭。”

看朱棣忍不住的點點頭文朔繼續說道:

“關於兩國的貿易才是滅絕倭患控製倭國的根本之道,但是一旦要是開放海上貿易咱們大明也不能僅僅的等著人家到咱們大明的家門口來做買賣。咱們可以派出咱們的商隊,去倭國做生意。我覺得在某些適當的東西上可以給他們一點好處,不過這個好處不是白給他們的,他們換!”

朱棣愣了一下沒有明白文朔的意思。

“那我打個比方說吧,現在我朝銅錢是嚴禁向外流通的。但是在倭國他們的銀錢質量差的很所以基本上他們那裏差不多就都是在用我們中土的銅錢,鄭和考慮是不是……”

“這個沒得商量!”朱棣斬釘截鐵的說道,“金銀乃是商家買賣的中介,咱們朝廷還不夠用的呢,現在還隻能是發行寶鈔,難道我們還要向外輸出嗎?”

“嗬嗬”,文朔笑了,“陛下所言極是,自己家都不夠用的東西自然是不會給予別人了。但是陛下對於此我倒是有個想法不知道陛下覺得怎麼樣?”

“說來聽聽。要是可行的話朕即可頒布施行。”朱棣一聽文朔對於金銀這一塊也在行很高興。

“現在,大明的金銀嚴重短缺,咱們自己確實不夠用。發行的寶鈔雖然是替代品,但是一旦發行無度,後果不堪設想。再說一旦是遇到天災人禍必定是一個嚴重的隱患,想想眨眼之間那些有萬乘金銀的人一下子變得身無分文了這就是紛亂的征兆啊。

可是要是不以寶鈔代替,咱們就需要有足夠的金銀。在曆史上也有為了鑄造錢幣做出的種種事端。可是對於實際的彌補作用卻是有限的很。

但是據鄭和了解,倭國是一個盛產金銀的國家,既然是這樣,帝國可以考慮以銅錢換取他們的金銀礦石或者是煉製出的粗製品也可以,至於兌換的價格嘛帝國可以做出一個明確的規定。

同樣的,帝國用他們的礦石冶煉錢幣自然是要動用人力物力的,如此就可以向他們征收一定的費用。

如此往複循環,帝國為他們鑄造錢幣進入倭國,他們用這些錢幣購買咱們大明的貨物然後錢幣再次回流到朝廷。一旦他們入不敷出就必然再次用礦石或者粗製品來交換錢幣,那咱們如此往複,中間既可以賺取加工費,額外的還能給朝廷帶來不菲的收益。最終目的還是把倭國的礦石完全的轉換到咱們大明來了。”

要是換做以前的朱棣他對這些事情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但是現在各地紛紛上疏要求開海市,這些吏官當中也有能夠解析這些簡單經濟現象的人,尤其是聽完文朔的話頓時就如同醍醐灌頂啊,但是作為帝王他的考慮海市很全麵的:

“要是這樣的話,倭國的國主難道會坐視不理?”

“陛下,你覺得要是他們真的有這個能力的話還會找我們大明嗎?他們坐守那麼多礦產根本就是不會開發利用嘛。我們也可以專門鑄造一些帶有鮮明倭國特征的錢幣專門給他們使用,但是這些錢幣是絕對不許流回到咱們大明的。那麼如此一來倭國國主真的就會錯過一個這樣的一個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