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自己船艙裏悶頭睡覺的枚付滿忽然聽到了敲門聲,不耐煩的說了一句:
“什麼人?不知道我現在心情不好嗎?”
“當然,我相信無論是誰看到明國會有這麼強大的水師心情都不會好的。”門外的人說道。
“將軍大人!”枚付滿趕忙起來把門打開衝著門外的人深深一揖說道,“小的不知道是將軍大人駕到還請將軍大人恕罪。”
“走吧,咱們到裏麵去說。”那個在談判現場的僧人擺擺手說道。
在狹小的船艙裏,枚付滿恭恭敬敬的站在足利義滿跟前:
“將軍大人,咱們的船根本沒有辦法和明國的戰船相比,隻要他們調轉船頭咱們都會葬身大海的。所以我認為不能和他們硬拚。”
“不不不,付滿君。我並沒有說過要在海上把明人殺掉的話。要知道現在在我們的國家很需要明人的支持。所以我認為這是我們更加緊密的圍繞在明國周圍的原因。”
枚付滿的腦海裏不禁閃過了那些在倭國耀武揚威的武士們,要是叫他們看到這樣的艦隊出現在自己的海岸線上真不知道會是什麼表情。
其實現在的倭國內政也是一塌糊塗,足利義滿的兩個兒子都在虎視眈眈的看著足利的這個將軍職位。
早在足利義滿決定出家的時候,他的兩個妻子都沒有給他生個一男半女,所以不得以隻好是把足利義持立為繼承人,並且讓他的繼室日夜康子收為義子。但是就在足利義持擔任了征夷將軍之後,足利義滿的嫡妻給足利義滿生了一個兒子叫足利義胡。
從足利義滿的內心來說它還是對這個足利義胡比較疼愛一些,很多時候也是刻意的給這個兒子創造機會。而對於足利義持卻始終是不肯放權,所以在倭國都盛傳足利義滿將要把權利傳給足利義胡。
足利義持在征夷將軍的位子上也是結交了不少大名之類的人物,而這其中最大的支持者就是當年足利義滿的忠心手下思博義將。
而這有牽出了另外的一個問題,對明關係問題。
足利義滿是一個狂熱的明朝粉絲,希望和明朝建立良好的關係,為此不顧眾人的反對堅持要和明國發展關係,甚至是答應向明朝稱臣。這在他的個人行為上可以看的出來,在他的宮殿中有許多明朝的事物。
但是這些卻得到了思博義將的大力反對,這位當初和他在火與血中一路走來的好兄弟現在是極力反對他的領頭人。
按照以往的傳統和現在明國的強大實力,足利義滿為了和明國交往也是不惜犧牲各處的利益。這就更加導致了思博義將和他的分歧。
由於在倭國現在的政體中基本上就是戰國時代,足利義滿隻是憑借著自己的實力在這些人中贏得了尊重。但是對於手下這些擁有軍事力量的大名來說,足利義滿隻不過是大家形式上的一個領頭人罷了,如果覺得你做的事情傷害到了自己的利益,那麼很有可能他就會起兵造你的反,所以足利義滿這些年也是在不停的維係、平衡手下的各方勢力。
而對於思博義將支持征夷大將軍的事情,足利義滿現在也是沒有辦法過多的幹涉,隻好是把事情不停的向後拖,因為他現在還不想和這些大名徹底翻臉。那樣隻會是叫那些在一旁虎視眈眈的人得到實際的利益。
這一次足利義滿為了獲得和明國正常貿易的機會不惜親自來到明國,就是想親自感受一下明國到底有多麼的強大,一旦要是明國的表現不能叫他覺得信服的話,很有可能他的立場也會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