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間,遠征軍到達新大陸的第一個冬天就要到來了。在這之前遠征軍方麵已經做好了各方麵的準備,雖然糧食什麼的在遠征軍方麵來說並不缺乏但是對於遠征軍的士兵來說要想安然的度過這個冬天所需要準備的東西不僅僅是要在糧食上,首先說過冬的營房就不應該僅僅是那種依靠木板和樹枝什麼的搭建起來的房屋或者僅僅是軍用帳篷那麼簡單了,現在需要的是為這些人建造更加保暖的房屋還有那些在海麵上的漂泊的水手在冬天來臨的時候也不能再在艦船上度過這寒冷的冬天。
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經過各方的協調調動來完成,而幸好在新大陸上並不缺少各式各樣的木材才使得整個遠征軍上下能夠在較短時間之內完成這項工作。
首先按照分工被派出去負責伐木的士兵選取好所需要的各種木材開始取得原材料然後又人專門的負責開始在伐木場和營地之間運輸,當木材被運回到營地的時候,艦隊所攜帶的船工木匠什麼的這個時候就不再擔任為艦船的維護整修工作而是在營地裏展開了一座座廠棚開始建造房屋的各個部件。當完成這一切之後,這些被製作成的半成品被運到了製定的地點開始按照一定的建製進行組裝,大概在半個月之後基地的第一批房屋就矗立在了營地的土地上,當然現在的營地也可以說是雨林堡的麵積已經擴大了好幾倍以期能夠容納下這近萬人。
當冬天的寒風開始嚎叫的時候,所有的明軍士兵都已經住進了新建的房屋裏麵,這種新建立起來的房屋幾乎完全是使用木料組建起來的,由於遠征軍現在缺乏足夠的窗戶紙來為這些房屋裱糊窗戶,所以房屋的窗戶都是使用木板或者是較為厚重的帆布做成的雖然說采光差了一點但是作為第一批的建造工作能夠做到這一步也已經很不錯了。
整個營地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城市體係,遠征軍高層所在的地方被規劃成了專門進行行政事務管理工作的中心區,在中心區之後就是整個堡壘的物資倉庫。當然這個倉庫是和其他區域相互隔離的以確保不會因為火災等其他災害使得倉庫受到損失盡管在建造的時候所有的房屋都考慮到了防火的問題,但是文朔還是要求盡可能的把這種危險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上,在整個嚴寒的冬天遠征軍所依賴的物資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沿著寬闊的街道是一座座的營房,每一座營房之間都是有一定的距離以保證在出現意外的情況之下能夠盡可能少的減少損失。當然這也主要是為了要防止火災的發生,不敢想象在嚴寒的冬天所有人都是在使用火來取暖隻要是那個粗心大意的家夥不小心就會使得整個雨林堡化為一片灰燼。當然每座營房的外表都是使用泥土糊過了以保證寒風不會吹進房屋裏麵雖然看上去並不是多麼漂亮,但是效果很是明顯。
建造越冬的營房僅僅是遠征軍在當地駐守的一方麵。因為在建造營房的同時,返回大明需求更多資源的艦隊也已經要準備出發了,不過這一次的主將是那位百戰百敗的戚寧將軍,考慮到戚寧的身體和他在遠征軍方麵的作用,文朔最終決定派戚寧回到大明來做這個說客,首先來說戚家在大明也算是從龍起家,當年朱元璋就是很重視戚家在大明的影響力可以說在朱元璋的庇佑下戚家已經躋身成為了大明舉足輕重的勢力,這和那些後來隨著朱棣起兵的人是沒有辦法相比的,戚家在大明的根基可是要深厚的多。這就使得戚寧可以盡可能多的和那些士族大佬們接觸同時又不會引起其他人的過分注意,同時朱棣對於前朝的遺老遺少也是不敢太過強硬,而戚家在朱棣起兵的時候並沒有像是其他那些家族一樣站錯隊並且在靖難戰爭的時候還立下過不小的功績所以在朱棣方麵相信戚寧也是可以說上話的。所以對於這麼一個可謂是八麵玲瓏的人來說再也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當然這之前文朔還親自給戚寧做了好大一番工作使他不至於覺得自己是被遠征軍踢出局了,文朔明確的告訴他不管在大明的事情做的怎麼樣都需要在第二年冬天到來的時候返回到新大陸因為畢竟遠征軍這邊還是很需要人手的要是戚寧不在的話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分派人手來做這樣的話就會給遠征軍造成很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