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文朔的計劃不管戚寧在大明的活動怎麼樣,最好是戚寧回來的時候可以帶來新的士兵或者是新的人手,簡單來說文朔希望戚寧的這次回去其他的可以不那麼著急,但是現在遠征軍方麵所缺少的就是人手,所以文朔覺得不管是大明的流民也好官軍也罷哪怕是囚犯隻要是能弄到這裏來就要盡可能多的弄來,當然前提是戚寧返航的船隊可以容納下那麼多人,同時他還給在日本、舊港等幾個海外領地的分艦隊發去信息要求他們在適當的時候要協助戚寧完成這項工作。
在雨林堡裏熱火朝天的進行大規模的房屋建設的時候,戚寧率領三十條船和將近兩千名士兵揚帆踏上了回國的航程,雖然一下子少了兩千多名士兵,但是對於留下來的人來說也等於是一下子少了兩千張吃飯的嘴盡管船隊上麵也是裝載滿了糧食作為船隊在海上的補給,但是遠征軍方麵剩下的糧食也是足夠的。天方國和南蠻那裏截下來的糧食還是很充足的,隻要遠征軍願意那些地方的人會很配合的把糧食什麼的裝到大明艦隊的船上送到北方來的,因為在文朔的告示上麵金光閃閃的是他們國主的大印或者是國主的信物。為了維持自己的補給線到現在為止那些留在當地的土著還不知道在前不久發生的和密西諾爾人之間的戰鬥已經葬送掉了幾乎是整個大陸上最強大的軍隊和最強大的國家。
冬天如期而至,寒風夾著雪花撲頭蓋臉的砸到人身上,這在大明根本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像是這麼大的風雪,天地之間白茫茫的一片積雪足有兩尺多厚,在這樣的鬼天氣裏沒有人願意呆在外麵就是那些在這片大陸上生活的土著也都是窩在自家的部落裏麵吃著早先種植的玉米或者是其他作物來度過這個嚴寒的冬天。
但是明軍士兵並沒有因為嚴寒的到來停下自己手中的訓練,文朔知道現在還不是停下來休整的時候。不要說經過一冬天的慵懶士兵們會變成什麼樣,就單單是這麼多人聚在一起沒有事情做就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所以文朔給他們下達了很嚴格的訓練命令和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對土著的甄別和轉化工作的技能,可以說文朔的目的就是想要在這個冬天裏把這些遠征軍士兵培養成可以拿起武器就可以和敵人戰鬥,放下武器就可以和當地人和平相處把他們拉到自己隊伍裏來的人才,當然這項工作的長期性和複雜性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理解的,但是這並妨礙這作為一道軍令施行全軍。
所以在營地中到處可以看到呼著白氣在急吼吼的訓練的士兵也可以看到坐在屋子裏麵端端正正學習的士兵,可以說現在的遠征軍不但是在培養士兵同時也是在培養可以教化當地人的使者。後世歐洲殖民者中的軍隊和傳教士現在在文朔這裏完全合二為一了,文朔的目的就是要把遠征軍打造成一支可靠的、效忠於帝國的殖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