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古便是中原之地,無數的文明,從這裏興起,又在這裏湮滅。
很多的朝代,將洛陽、開封選為都城,也並非沒有道理,這裏的水土肥沃,所以人員自也眾多,在那些古老的曆史裏,戰爭的主要決定因素,便是人。
而為大家熟知的少林寺,更是執掌武林牛耳數百年。
坐在飛機上,葉知秋盯著下方白茫茫的雲層發呆,浮屠則是靠在座椅上,暗自誦讀著經書。
“武有少林寺,醫有氣脈宗,這河南,還真是個好地方啊”葉知秋低聲的開口道。
浮屠睜開眼睛,瞥了一眼窗外,道:“五台山,也是個好地方。”
“哈哈,那是那是”葉知秋笑著說道。
飛機緩緩降落在鄭州的機場上,葉知秋不顧旁人盯著浮屠的眼神,打了車,向著汽車站趕去。
他們兩人這次去的目的地,在一處山中,那山很是偏僻,若是不知道具體的走法,恐怕這輩子都隻能在山裏打轉,永遠都找不到氣脈宗所在。
葉知秋雖然也沒有來過,但爺爺和他講過這裏的事情。
三個小時之後,葉知秋二人下了汽車,麵前,是一片連綿的山脈,落腳的地方,隻有一條兩邊看不到邊際的公路,沒有村莊,也沒有人煙。
在兩人下車之前,司機好意的提醒道:“這地方偏的很,你們要是往山裏走,可得當心點,別出不來了。”
葉知秋看著山上的樹木,和腳下一條淺淺的小河,確認自己沒有走錯,開口對浮屠道:“山後麵,走吧。”
浮屠雙手合什,宣了個佛號,開口道:“這地方真荒涼。”
“要是好走的地方,氣脈宗也不能選擇把宗門建在這地方”葉知秋邁步向前走去。
河流之中,有著露出水麵的鵝卵石,踩著很滑,但對於葉知秋二人來說,卻不算什麼。
“這叫什麼山?”浮屠一躍三丈,不過幾步便已經躍過了河流,開口問道。
葉知秋想了一陣,開口道:“如果沒記錯,應該是叫正氣山,不過這是北宋時候的名字了,現在說不定就是一座山,沒有名字。”
走過河流,山路上的枯枝落葉很多,踩在上麵很軟,有麻雀在頭頂飛過,無精打采的叫喚幾聲。
“這山根本沒有路,難道氣脈宗的人不下來麼?”浮屠皺眉道。
葉知秋一愣,道:“應該很少有人下來吧,不過氣脈宗還是有中醫出來的。”
浮屠點點頭,沿著山路而上,絲毫不覺疲憊。
三個小時後,葉知秋二人站在了山腰某處,他們的麵前,是一條青石板鋪成的路。
“我就知道,肯定會這樣”葉知秋盯著腳下的道路,不滿的說道。
他二人的身後,枝椏遍布,根本沒有道路可循,但他二人卻憑著一雙腿,走了上來。
浮屠搖搖頭,道:“我們走錯方向了。”
眼前這條路,明顯可以通到山下去,而這路的開端,卻是位於山南。
好死不死的,葉知秋選擇了山北。
“走吧,別抱怨了,上麵那就是氣脈宗所在了”葉知秋揉揉眉心,繼續向上走去。
浮屠摸摸光頭,暗想也不知道是誰在抱怨。
青石板很舊,但明顯也經曆過休整,偶爾有破裂的石板,但卻沒有翹起來,枯黃的長草,從石板的縫隙間鑽出來,隨風擺動。
一步步向上走去,葉知秋盯著那山頂的青磚牆壁,心裏暗自想著對策。
按理來說,氣脈宗也是中醫的一份子,中醫的崛起,他們也有責任,但宗門裏總是有些老頑固的,那些老人思想已經頑固到了一定的境界,而他們的身份,無疑在宗門內又極高,權利也很大,所以這一次,難度其實也不算小。
有了青石板,總是比沒有道路的山路好走的,不過一個小時左右,葉知秋便來到了那古意鬱鬱的建築前。
三人高的木門上,掛著一塊黑色的木匾,狂草著“氣脈宗”三個字,不知在這裏經受了多少的歲月,經曆了多少的風雨,但依然嶄新。
門內隱隱有背誦醫書的聲音傳出,顯得那麼的不真切,甚至有些朦朧。
現代的都市,仿佛已經遠去,這一步邁步,便會回到那些古老的歲月。
葉知秋微微一笑,很是喜歡這樣的氣氛。
“你來了?”一個聲音突然在耳邊響起。
葉知秋轉頭看去,一個不過十多歲的男孩兒,正冷眼看著自己,剛才的話,想必就是他說的。
“嗯”葉知秋點點頭,心裏卻奇怪,自己來這裏隻告訴了孟部長和幾個和自己關係親密的人,難道對方已經知道了,看這情形,似乎前路並不好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