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魔兵也想出去,還是好好的待在這裏,至少不會傷害到別人。
他不知道的是,那口魔兵在他走後,整把劍的氣息變得微弱無比,劍柄上滴下一滴水,也不知道是陡壁上的霧氣遇冷凝結,還是劍殤流淚。
總之,這一切是喪不知道的,他隻是一味的憑借著劍上的氣息,區分劍的好壞,認為它是一口製造殺孽的魔劍,所以萬萬不能拔出。
......
縹緲少年走在一片虛無之境,像是走在風中,又像是走在水裏。
“這是哪裏?”他疑惑不已的看著四周,什麼都看不見,一片漆黑。
但是他又有一種直覺,自己走過了許多的地方,隻是路上的風景他看不見也記不著。
剛開始他還能保持初心不變,不會厭煩、不會害怕,但是走著走著,他越是疑惑內心的恐懼就堆積的越多。
麵對未知的四周,以及看不清的前路,他選擇了停下,他不打算再盲目的走下去。
這一刻,也代表著他意識到了危險,生命危險。
“不能再走下去,再走下去的話,我會忘了自己來的目的。”
求劍雖是自己看望姐姐的一條路,但是任誰心裏都會想著,能夠順路那把劍也不錯。
他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走進懸劍大殿的,現在看來在藏兵穀這個想法對他很不利。
因為他發覺自己在漫無目的的走著,藏兵穀內的一切都看不清楚,別說是劍了,就連所謂的“穀”他都沒有看到,四周一片虛無。
他的情況與馮摯有些類似,都沒有看到劍在哪裏,以及“穀”是什麼穀。
他停下許久,見四周還是沒有變化,而且自己的心越來越沉浮不定,於是索性盤膝而坐,修煉起自己的功法來。
“縹緲如仙,縹緲似我。何謂縹緲,生來本是長青葉,一染相思便不同。無根無念無雜,累世累緣累劫。七情六欲大自在,縹緲其中任我行......”
這是縹緲少年所修功法《縹緲歌》,其中以哲理通悟,明曉七情六欲,縹緲大自在,縹緲任我行。
隨著他的歌謠低誦,他整個人的氣息變得縹緲不定,好似雲煙,又似虛幻,竟是和這個虛無之境兩相結合了起來。
縹緲更似縹緲,虛無更似虛無。
縹緲少年猛地一睜眼,明白了藏兵穀的良苦用心。
原來縹緲更上一層樓,是虛無。
現在的他雖然短時間不能夠完全體悟,但是他已經有了一絲靈感,突破自身的契機。
而且不再局限於《縹緲歌》,乃是更為上層的境界——虛無之境。
就在體悟的那一刹那,虛無之境忽然被一道劍光擊碎,淩厲而又幹脆。
縹緲少年掌開八方,雄渾無比的內勁瞬間轟出。
“轟”的一聲,藏兵穀顯現,而一人一劍在其中交纏鬥狠。
這劍光奇快,根本讓人看不清從什麼地方而來,又從什麼地方消失,隻知道一次又一次的襲來,一次又一次想要取走縹緲少年的命。
縹緲少年自然是不允許自己死在這裏,掌勁更加凶悍,無奈手中缺劍,始終是略遜一籌。
久而久之,縹緲少年心中一橫,如此猖狂的劍器何不收為己用。
它竟然來攻殺我,想必也是前來試探,不然在藏兵穀中就說不通了。
於是,他不再心中抗拒,而是轉為迎合之勢,你要看我的實力我就讓你好好看看,當然,我也會表現出對你的認可。
劍也是有傲氣的,如果劍主一心排斥,就算是再符合,也不會那麼沒有氣節的來到劍主身邊。
除非是對方有心,劍有意,劍於劍者才會完美契合。
因為心境上的變化,他的攻勢雖然淩厲,但是抱有幾分謙讓,似是珍惜之情,又像是在審閱劍的鋒芒。
如此,劍光突然轉圜,最後來了一記漂亮收尾。
隻見八方有劍氣,雖是無形卻讓人感受到莫名的恐懼,好似狂風咋起,而縹緲少年就是凝聚點。
縹緲少年知是最後一招,不敢小覷,於是身化縹緲,以身作劍,蕩手一揮,同是八方劍氣迎擊。
霎時,縹緲少年周遭響起連環爆炸,氣浪震蕩整個空間。
“爽!”
縹緲少年大喝一聲,酐暢淋漓。
這時,無需他親自拔劍,一道劍光疾馳而來,卻沒有任何殺意。
劍光入手就是一道劍光,看不清劍鋒,看不清劍柄。
“這......”
他拿捏在手,陡然發現無形無影,但是又有真實觸覺。
“看來你是一口虛無之劍,甚好,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