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戶網站在移動互聯時代的存在價值
探索
作者:賈金璽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式崛起,人們接入互聯網、獲取網上信息和服務的重心也逐漸從傳統PC端傾向移動端。在這一背景下,基於傳統互聯網PC端發展起來的門戶網站遭遇日益尷尬的境地,它們非但不能找回昔日“一枝獨秀”的互聯網入口優勢地位,甚至還被認為麵臨著如同報刊媒體一樣走向消亡的“不歸路”。
那麼,走過十餘年時間的門戶網站究竟在未來的日子裏何去何從?是否會逐漸消失在互聯網發展的曆史長河之中?要想找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應該從審視門戶網站的優勢入手。
門戶網站的競爭優勢
平台優勢。相比其他類型的網站,綜合化業務平台是門戶網站最大、最核心的競爭優勢。縱觀門戶網站的發展曆程,我們發現門戶網站經曆了搜索服務、新聞服務、大平台多元服務三個階段。在搜索服務發展階段,門戶網站僅提供搜索引擎、目錄服務等有限的業務;進入新聞服務階段,門戶網站的標配、甚至主業轉變成新聞信息傳播業務;發展至今,門戶網站已成長為提供多元服務的大平台,可提供的業務涵蓋新聞信息、搜索引擎、聊天室、BBS、博客、微博、免費郵箱、音視頻服務、網絡遊戲、電子商務等諸多方麵,儼然成為互聯網上的“超級市場”。這一發展趨勢,迎合了用戶需求的變化,順應了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更為關鍵的是,我們能看到,門戶網站逐步從一個信息搜索、傳播的平台,發展成為一個可提供豐富信息內容、多向互動交流、便捷辦事服務的綜合性生活平台。門戶網站的平台優勢得到挖掘和凸顯。現在來看,門戶網站的這種平台優勢還是相對較強的,被其他媒介形式替代的可能性比較低。
用戶優勢。瀏覽Alexa有關中國網站實時流量、訪問量排名的情況,我們不難發現,前十名中,門戶網站占據了半壁江山。其中,騰訊網更是以2.841億獨立訪問者名列第一。當然,訪問量大並不能完全等同於用戶群規模大。關鍵還要看用戶黏性有多強,這就需要提及“路徑依賴”這個概念。所謂的“路徑依賴”,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概念,是指事物一旦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在一定程度上,人們所做的一切選擇都會受到路徑依賴的影響,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會決定他們現在可能的選擇。
長久以來,大部分人習慣於通過門戶網站來接入互聯網,瀏覽網絡信息,享受網上服務,日久天長便有了“路徑依賴”。以獲取新聞信息為例,雖然出現了移動新聞客戶端、微博、微信等一係列新型的渠道(路徑),但門戶網站依然是很大部分用戶的首選方式。
盈利優勢。經曆了十餘年的發展曆程,門戶網站已逐漸摸索出一套成熟且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具備了良好的盈利能力。相比之下,基於移動互聯網平台發展起來的各種新型媒介形式還正在苦苦探尋可行的盈利方式。這也形成了門戶網站的一大優勢。
縱觀我國主流的門戶網站,商業模式仍相對單一,主要還是依靠廣告+增值服務創造營收,而廣告收入又占據其中的大頭。在搜狐CEO張朝陽看來,門戶網站現行的盈利模式仍有極大的提升空間。他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通過更加豐富的信息收集,門戶可以實現比搜索引擎關鍵字更為準確的投放。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門戶的盈利空間將會迎來新一輪的爆發。
創新優勢。門戶網站似乎具備天然的創新優勢。首先,作為引領用戶進人互聯網的“門”,門戶網站占據著互聯網發展的製高點,能實時把握好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方向與重心,因而總能輕而易舉地在創新方麵領先他人;其次,經曆了這麼多年的發展與積累,門戶網站在品牌、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麵都建立了一定的優勢,這是保障其不斷拓展創新的必要條件;再次,門戶網站有能力把握好用戶需求的變化,實時針對用戶的需求做出改變;最後,互聯網行業激烈的競爭也迫使門戶網站不得不為了生存發展而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