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盟友(2 / 2)

趙文禮馬上明白過來了,雖然他不認識貝爾蒙,但對於亨利.克雷以及他背後的人物,胡家慶可是和自己說過不止一遍。

“很高興認識您,不知閣下和所羅門羅斯切爾德先生如何稱呼?”

貝爾蒙心中一驚,自己受所羅門委托的事,隻有極少數人知道,他們是怎麼知道的。但他知道,想要讓眼前的這個男人同自己合作,隻怕藏藏掩掩是不行的了,必須得拿出點真東西出來。

“我是受所羅門先生來的,我想,我不用說,您應該明白了?”貝爾蒙淡淡地說。

“很好,不知道需要我為您做點什麼。”趙文禮立即時明白過來。

因為胡家慶不止一次分析過,一個分裂的美國,一直是歐洲金融家,甚至英法等國孜孜以求的事,而十多年後的美國南北戰爭,則是這些需求的總爆發。

雖然蓄奴製成為這場戰爭的導火索,但其實這隻是個幌子罷了。因為,在這個時代的,美國,關於奴隸製的爭論是經濟利益第一,道德問題第二。當時的南方經濟支柱就是棉花種植產業和奴隸製,如果廢除奴隸製,農場主就不得不按白人勞動力的市場價格支付工資給原來的奴隸,那麼整個產業就會陷入虧損,社會經濟結構勢必崩潰。而這顯然是不符合歐洲金融家的利益的。

因為,他們借給那些奴隸主的錢,還寄望於奴隸們來還呢。

如果說戰爭是政治鬥爭的繼續,那麼政治利益衝突的背後正是經濟利益的較量。這種經濟利益的較量表麵上體現為南北方的經濟利益差異,但其實質是國際金融勢力為分裂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而玩弄“分而製之”的策略。

歐洲金融家們一直在北美尋找著自己的利益代言人,而現在,他們找到的是穿越眾。

德國首相俾斯麥說得透徹“毫無疑問,把美國分成南北兩個實力較弱的聯邦是內戰爆發前早就由歐洲的金融強權定好了的”。

而其實“倫敦,巴黎和法蘭克福軸心”的銀行家們正是美國南北戰爭的幕後黑手。

為了挑起美國內戰,國際銀行家們進行了長期縝密而周詳的策劃。在美國獨立戰爭之後,英國的紡織工業和美國南方的奴隸主階層逐漸建立起密切的商業聯係,歐洲的金融家們瞧準了這一機會,乘勢秘密發展起一個可以將來挑起南北衝突的人脈網絡。在當時的南方,到處都是英國金融家的各類代理人(Agents),他們和當地的政治勢力共同策劃脫離聯邦的陰謀並炮製各種新聞和輿論。他們巧妙地利用南北雙方在奴隸製的問題上的經濟利益衝突,不斷地強化、突出和引爆這一原本並非熱門的話題,並最終成功地把奴隸製問題催化成南北雙方水火不容的尖銳矛盾。

當然,胡家慶也不止一次分析過,如果歐洲找上自己,一定不能拒絕,但也不能把自己的命運交給這些眼裏隻有利益的人。因為金融家們從來就不會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他們在對自己投資的同時,說不定正和自己的對手把酒言歡呢。

而作為所羅門派往美國的代理人,貝爾蒙無疑是歐洲金融家們跟印第安人打交道的試探牌。

但是,貝爾蒙看到的,確實讓他大失所望了,他不解的指著了無生機的東京城外:“這一切,就是你們跟美國軍隊叫板的實力。”

“不,不,您誤會了。”趙文禮忙不迭的解釋。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趙文禮他們初來的時候,確實是想拉印第安人一把的,但這些印第安人確實是扶不起來的劉阿鬥,不僅如此,現在隻怕還在拉自己的後腿,這也是他們著急要從清朝移民的原因。

“這些,都是原居民的地方,而我和你們一樣,都是移民,你們是來自歐洲,而我們來自遙遠的亞洲,我們都想在這片土地上發展下去。我想,在如何建設更美麗富饒的美洲的方麵,我們有許多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我在想,或許,我們可以成為很好的盟友?”趙文禮意味深長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