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誌成以為,他自己使用一些擺不上台麵的手段,拐跑二十幾個學子,並順便拐了個媳婦回家,已經夠瘋狂了,卻不知道,趙文禮在幹著更加瘋狂的事情。
趙文禮帶著東方號和遠航號,後麵遠遠的拖著兩艘繳獲自加勒比的船,駛進了澳門港。
之所以選擇在澳門而不是其它的島登岸,也是趙文禮等人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雖然在穿越眾的心裏,永遠是把自己當作華人的一分子,但在滿清朝廷的眼裏,隻怕把他們全當做了背祖忘宗的異類,不痛加追殺就是好事了,更逞論能順利的進行移民計劃。
而澳門經過葡萄牙人幾百年的經營,如今是魚龍混雜,各個國家的人都有,不致於引起和滿清官方不必要的麻煩。
身為一介華人,居然要借著外人的幌子來做些救國助民的事情,想來都覺得好笑。
周亮和方在厚,開著他們賣給南珠共和國的那艘帆船,還在外海就和他們分開了。
方在厚的目的地是新會,他是新會人,那邊有他不少的親族,他打算在那裏勸說一部分親族的人去南珠。廣東沿海土地貧瘦,人口不少,可地方官員卻絲毫不放鬆他們壓榨的手,當地百姓的日子是愈發艱難。隻要有船有機會,他們都想去外麵走一走。
人不到活不下去的時候,多數也是不想離開家園的。可他們確實活不下去了,而海那邊則給了他們無限的期望和遐想。這也是廣東、福建沿海地區,有著許多的海外移民的原因。
船隻駛近珠江口的時候,發現一艘小船努力的在自己身後追趕。不過從那模樣,倒似沒有敵意。
“讓他去吧,和我們比速度,嗬嗬。”趙文禮嘲弄的望望海邊,那離自己越來越遠的船。
“哼,居然有比我們跑得還快的船,沒有天理了。這洋鬼子的船,看樣子確實有些門道。”追趕的船上冒出一張醬紫色的圓臉,儼然是吳越等人在大洋山島遇到的鄭魁。
鄭魁得了吳越的命令,駕駛著一條船來尋找鄭一嫂的舊部,這會也是剛剛駛近珠江口。
海盜們的家小都在人家手上,不得不用心做事。
趙文禮的船隊在澳門停了船,有著科斯塔這個葡萄牙人的臉作為幌子,澳門地方官員根本沒有做檢查,就把他們當作普通商船放了行。
從某些意義上來說,他們都帶有西方的許多小玩意兒,也有經商的願望,當然算是商船。
海盜餘部以及亞述島上的船員,還有在裏斯丁挖的一些技術工人,全部被勒令留在了船上,趙文禮隻派出自己從北美帶過來的人,捎些西洋貨上岸,加緊換些自己需要的糧食、煤炭等物品。
他們在澳門隻能停留三天時間,三天之後,他們就要繼續北上,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在哪裏遇上徐永全一行人。
趙文禮和科斯塔急步走在望廈村的小街上,身後緊跟幾個黑人士兵。
去年,(1844年)美國人作為英國侵略者的幫凶,看著英國從《南京條約》中占了不少好處,也派出鴉片販子顧盛這專使,率艦隊抵達澳門,使用外交訛詐和軍事恐嚇的手段,逼迫滿清當局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簽下了中美《望廈條約》,從此在中國也享有了和英國人一樣的特權。
很多年前,望廈村原本不過一個隻有二三十戶農戶的小村莊,因為靠近澳門的緣故,這些年陸續有許多人湧來此處開店營生,為了加強同澳門的聯係,廣東官方還在望廈村建立了郡丞府,負責和洋人的交涉生意。
如今,更因為望廈條約的簽訂,更是讓望廈村名聲遠揚。當初的小村莊,如今已經儼然成了一擁有三四千人的小集鎮。
無他,因為這裏能從洋人手裏買來無數西洋的貨物,並順便把廣東周邊的特產賣給這裏的洋人。南來北往的人多了,這附近的店鋪自然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