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約翰遜的心事(1 / 2)

隨著金山市的日益擴大,約翰遜愈有力不從心之感。

好在,華人們似乎是體諒了他的難處,當得克薩斯一建國,就派任了他擔任駐得克薩斯的首任大使,而這也是北美西岸共和國建國後的第一任駐外大使。

可是約翰遜仍有深深的失落感,所謂的得克薩斯共和國,如今中堅力量也不過聖安納的死忠們一萬餘人,至於斯圖爾特的印第安人,他直接選擇了無視。

可是,他還來不及放下失落的心情,就被接踵而至的瑣碎事務困擾了。

首先是北、得兩國之間加強貿易合作的事情,無論是來自西岸的各種工藝品,還是得國的農、礦產品,都要在他的牽頭下才能進行,而且,雙方都沒有公認的貨幣,卻有著對方需要的貨物,許多交易都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階段,因此,他又不得不充當評判貨物價值的和事佬。

當雙方貿易氻入佳境,他也不需要事必躬親的時候,北、得之間更大的經濟合作,關於雙方共同合作,建設全世界最大的銅線的合作項目,又讓他連續半日個月不得安寧。

雖然技術方麵他不是很懂,但是,如何就雙方權益進行確定,如何把核心的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上,比如說,那黑不溜秋的用作拉絲時的潤滑劑石墨粉,華人們不當回事就準備把它告訴得克薩斯共和國的人,他卻知道,這可是銅拉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並專門成立了加工廠,給得國供貨,以切實保護共和國的利益。

此時的約翰遜,理所當然的以西岸共和國的公民自居,維護自己共和國的利益,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美中不足的是,八個月都過去了,仍沒有收到夫人的任何消息,他一天比一天緊張。

雖然有人告訴他說,克裏斯汀跟著趙文禮一起,去了大清移民去了。他有些不解。

去歐洲移民更近,而且,現在也有很多的歐洲移民來到北美,不知道為何這些人要舍近求遠。

可聽說那些人也是很多年前從大清那邊過來的,他又有些釋然了。

想想自己,如今共和國和他一樣來自歐洲的白人移民也隻一兩千人,就理解同為黃皮膚的華人們為何會親睞大清的移民了。

要不是因為來自西班牙的移民太少,得克薩斯共和國就不會被美國人所覷視,甚至在休斯敦的操縱下,差點成為美國的一個州了。

可是,看著共和國如今加上他們最初投降的那批人,也不過兩千來人的現狀,他還是有種孤寂感。

雖然來自滿清的移民現在也才一千多人,印第安入籍者有萬多人,就連黑人也有了兩三千人了,他們這兩千多人不算少。

可身為大使的他卻是清楚,共和國中央政府,可是嚴格的控製著歐洲移民的進入的。

作為共和國的唯一駐外大使,又加之北、美之間的敵對關係,在聽說金山有金礦之後,有多少美國移民,打算通過共和國駐得克薩斯共和國大使館移民金山,可是,每個月隻有一百個名額,還是他努力爭來的,他知道,事情不是這麼簡單。

作為移民美洲的第一代,他知道,象他這樣來自歐洲,尚沒有把美國當作自己祖國的人有大把,甚至在他心裏,他更為如今的西岸共和國而自豪,可是政府嚴格控製歐洲移民的輸入,他還是有些不舒服。

其實他覺得所謂的國家就是扯蛋,象他這樣來自英國的移民,真要算起來,英國就應該是他的祖國。

可是,英國實現了他的夢想了麼,英國給了他什麼,在英國他能成為一個普通的農夫都實現不了。

對於小老百姓來說,活得有尊嚴,才是最重要的,他不覺得自己考慮自己的利益沒有什麼可恥的。

哪怕是美國的國父華盛頓,當初帶領美國人從英國獨立出來的時候,還不是因為英國人給他們的待遇讓他們不滿意。

所謂的追求自由平等,根本就是個扯蛋的理由。

當然,這些想法他也隻能放在心裏,絕對不敢和別人說。

有些可惜的是,當初親密無間的朋友,克林頓,隻怕以後再也回不到從前的時候了。

雖然自己現在隻是一個大使,但在一個共和國來說,也是中高層領導了,但克林頓因為押運印第安移民不得力,聽說還受了些處分,他也冒著很大的風險,給克林頓寫過一封信,沒有收到回信。他知道,他怕是要失去這個朋友了。